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 杨超文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种各样培训项目的开展,继续教育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其有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亟待解决。
关键词:继续教育;有效性;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教师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知识、观念却很难得到更新。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随着各种各样培训项目的开展,继续教育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其有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影响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很多地方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动机方面,比较消极被动。一项调查表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外部动机较强,对继续教育所持的情感呈现出差异性,并有较为突出的否定性。
2、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方面,重教育形式轻教育内容的现象较严重。同时,教育内容陈旧,教师继续教育所开设的许多课程与多年前在职前教育期间所学的没有太大的变化,某些内容显得很单一,缺少针对性,难以实现教师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升,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3、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强度方面,远程教育培训的时间段并不长。集中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就会促使继续教育模式更具灌输性,不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继续教育的需求。
4、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方面,教师对继续教育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是有形式化现象,脱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工作场景,这显示出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和参与继续教育的老师们的交流,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1、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除了学校和上级的正确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要多参与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研究中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心理上形成渴望获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激起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学习内容对教师提高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非常重要,这主要表现在:学的知识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成效,使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有,教师们参加继续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要能立即用得上,并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教学成绩。
2、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合理安排教师参加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前进的基础,继续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更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了使继续教育能够落实到实处,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学校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学校还要建立继续教育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结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考核。让参加教师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认真地对待继续教育。其次,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为教师做好后盾。在教师外出学习时安排好教学任务,让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还有,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人选方面,我们的培训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有参加学习的机会。因此,学校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参加人选,骨干和一般教师交替参加,让一般教师有更多参加学习的机会,学校重视了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3、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研究开发新的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训机构运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要了。继续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打破“一人一本一讲台”的局面,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员们参与讨论,使其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可以请学员去讲,这样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这样讲课专家也可以了解到参训教师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讲课内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学员分组,选定一个问题让他们在授课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或者专家让学员参与到他的课题研究中去,成为研究中的一员,使他们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和作研究的方法。
考核与评价应打破单一的方法,形成多元的评价模式。结合成人的特点和在职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培训后让教师建立学习效果记录档案,定期记录学习后在工作中的一些变化。让教师定期反思,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作业的一部分。结果评价不仅仅是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反映一段时期后教师思想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学学习的效果。培训机构还要与教师所在学校沟通,让学校给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表现作出合理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民族教育,2010,7—8
[2]章树茂.关于农村初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2010,5
[3]连伟锋,陈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4]仵秀琦.试论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5]周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因素探析[J].职业与教育,2007,9。
关键词:继续教育;有效性;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教师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知识、观念却很难得到更新。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随着各种各样培训项目的开展,继续教育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其有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影响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很多地方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动机方面,比较消极被动。一项调查表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外部动机较强,对继续教育所持的情感呈现出差异性,并有较为突出的否定性。
2、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方面,重教育形式轻教育内容的现象较严重。同时,教育内容陈旧,教师继续教育所开设的许多课程与多年前在职前教育期间所学的没有太大的变化,某些内容显得很单一,缺少针对性,难以实现教师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升,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3、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强度方面,远程教育培训的时间段并不长。集中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就会促使继续教育模式更具灌输性,不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继续教育的需求。
4、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方面,教师对继续教育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是有形式化现象,脱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工作场景,这显示出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和参与继续教育的老师们的交流,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1、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除了学校和上级的正确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要多参与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研究中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心理上形成渴望获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激起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学习内容对教师提高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非常重要,这主要表现在:学的知识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成效,使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有,教师们参加继续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要能立即用得上,并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教学成绩。
2、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合理安排教师参加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前进的基础,继续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更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了使继续教育能够落实到实处,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学校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学校还要建立继续教育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结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考核。让参加教师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认真地对待继续教育。其次,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为教师做好后盾。在教师外出学习时安排好教学任务,让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还有,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人选方面,我们的培训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有参加学习的机会。因此,学校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参加人选,骨干和一般教师交替参加,让一般教师有更多参加学习的机会,学校重视了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3、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研究开发新的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训机构运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要了。继续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打破“一人一本一讲台”的局面,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员们参与讨论,使其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可以请学员去讲,这样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这样讲课专家也可以了解到参训教师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讲课内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学员分组,选定一个问题让他们在授课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或者专家让学员参与到他的课题研究中去,成为研究中的一员,使他们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和作研究的方法。
考核与评价应打破单一的方法,形成多元的评价模式。结合成人的特点和在职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培训后让教师建立学习效果记录档案,定期记录学习后在工作中的一些变化。让教师定期反思,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作业的一部分。结果评价不仅仅是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反映一段时期后教师思想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学学习的效果。培训机构还要与教师所在学校沟通,让学校给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表现作出合理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民族教育,2010,7—8
[2]章树茂.关于农村初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2010,5
[3]连伟锋,陈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4]仵秀琦.试论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5]周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因素探析[J].职业与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