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课改下和谐校园建设的看法

【作者】 李晓东

【机构】 甘肃迭部县腊子口学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愈加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势头,中国综合国力的连续提升令世界各国咂舌,日益发达的中国要立于不败之地,仍然是邓小平先生说的“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必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先生在世时提出的中国教育发展的纵方向,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才方面的输送,为新型的科技提供了新的动能,发挥着正能量,我们为此而欣慰,但欣慰之余也想到了当前校园建设的和谐问题上来,由于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师生的信息量随着科技媒体的传送也超量的泛滥,一些不合时宜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因素也随之而入,表现在:(一)师生关系默契性上,尤其以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较为突出。受经济思潮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存在着不专一性,所谓的不专一就是完全不能扑入教育教学中,把教育没有放在终生耕耘的谋生方式上,因为教师的收入无论从劳动强度上或者时间持久上相对于其他行业仍然存在着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是其中原因之一;从目前物价飞涨的局势看,偏远山区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大中城市的经济收入仍然出现偏低的普遍现象,这是由于大中城市采取了合理的奖励和课外补课的措施较高的原因,大中城市为了孩子的升学乐于花费较高的收入,山区教师无法比拟。此外,尽管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的教育力度,新办了教育住宿楼,增设了食堂,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但部分学生、家长对此项政策的理解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决非是为了上学与继续深造提供的条件,可想而知没有这一笔收入,部分学生仍然面临着家庭劳务输出额的边缘,因此出现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性。社会要发展,经济要腾飞,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不上去,就会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相脱节。(二)校领导与教师的融洽关系不可忽视;某些学校领导能统观全局、眼光长远具有高瞻远瞩的魄力,全校一团和气,齐心协力强抓落实,时效性高,原则性强,使学校蓬勃发展,质量连续突破,又有某些学校急功近利,图眼前成绩,一身包揽,大肆宣扬,沸腾异常,缺乏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勇气,万一出现漏子便蹶屁股走人,此种现象不乏一例。(三)不能低估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的思想倾向。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一张奖牌荣誉拔苗助长或注射增长剂,忽略了学生的特长与个性的发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一幅表面祥和实际松垮的气派,凡此种种教育教学行为对构建和谐校园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长此以往,只会使学校发展的后劲不足,从而影响人才输送的量度,最终只会陷入疲劳的瓶颈状态。
  大家都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学校要长足发展,没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是不行的,没有稳定持续的环境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面对如此情景,我们又把话题转入到“构建和谐校园”的话题上来。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凭自己近二十年来教学经验的探索谈几点感受,以供大家参考。
  一、醒目、文明的人文资源是构建和谐校园精神的因素。我们常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这些醒目、文明的图文并茂具有展提示性的影响学校深远的广告语和提示词使学生、家长、教师领导都受到耳濡目染的作用,第一次看只不过是张招牌,第二次看就觉得有滋味,第三、四次过去就觉得意味深长了,某些校园那些爱护花草树木护栏的警示语,那些“净、静、竞”等含义深广的字词无不启示渗透着老师学生家长有意识地参与至保护环境、遵守校规发奋努力的行列中来,一句“老师好”一次自觉点头、鞠躬自行让道的行动,无不牵动着师生融洽的关系,无不拉近着师生之间的距离;一次积极组织、积极参与学生的乒乓球赛、绘画展览、接球罚球传球的镜头无不渗透着师生感情的迸发,个别学生由于参与了活动,受到了活动的锻炼,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领悟出许多学习中曾经带来的困惑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生路上的真谛,在实践活动中把课本中某些不懂的道理加以理解与消化,使每个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亲身体验往往比说服教育更具有长效性。 
  二、领导、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互助互利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坚强后盾。高高在上,脱离教师,脱离学生的领导、教师就不是一个好领导、好教师,某些领导、教师高摆架子、说空话、找借口只许自己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讲话、说话用词欠妥,不加推敲,不学会宽容,无意中伤害了教师、伤害了学生,使原想好好工作的同志丧失进取心,原想努力拼搏的后进生破罐子破摔;领导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缺乏“服务”意识与行动就会使和谐校园化为泡影;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服务—发展”而有序进行,当然也缺乏不了硬件建设的支持要素,任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法都是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反过来“大事做来,小事又不做”的行为更是纸上谈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见微知著,把小事做好了,大事一定会做好,连小事都不做的领导和教师,就不是一个好领导和好教师,做小事要从捡废纸进纸篓、弯腰或点头、示意问好、或参加集体劳动等细节处着手,随手丢弃烟头,随地一口痰,随口一句脏话都是破坏校园环境和谐性的不利因素之一。
  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和谐校园建设前提。老师常谈的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得到补充与加强,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目前,偏远山区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出现分排不均的现象,中心学校与城镇学校师资队伍流入量过宽,乡村学校师资队伍过分窄,主要原因是乡镇中心学校与县城学校的流入量没得到适当的控制,上级主管部门有所失措,另一方面,数量上有超编的现象,有时由于请假人数频繁过多,常常出现替课、空课的现象,导致个别在校教师负担量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乡下学校由于地处荒僻,交通相对不便,部分教师“走心多而守心少”,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向中心学校、县城学校流动,使乡下教师承担了过重的负担;另外由于集中办学的规模比较大,步伐比较快,部分乡下学校出现老师超编、学生相对稀少的现象,所有这些无不影响着师资队伍建设的和谐性,本人认为对相对薄弱的师资队伍要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加强,对师资队伍失衡的部分学校要得到适当地调整使师资结构合理化得到建设,这样和谐校园的建设并不是痴人说梦。
  四、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为和谐校园建设要开足马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一所好学校永恒的标志,一个趣味低级、德不备、才不尖的领导迟早会使一所学校走向衰落的边缘,这在历来的教训中都得到了见证,领导班子在好领导的带领下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勤勤垦垦为师生的发展谋利,为学校的发展探索,为社会的和谐植根,何愁这所学校不走在时代的前列,反之这所学校只能被无情的风雨人民的呼声唾弃。
  校园要和谐,人力建设是资源,率先垂范,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前提,领导班子牵头是动力,四个环节有机配合就会奏出和谐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