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电监察反窃电工作经验探讨
【作者】 贾先福 曹丽英
【机构】 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窃电行为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将以经常出现的窃电形式为基础,来分析防范窃电行为出现的措施、反窃电要素和防窃电技术的应用,以增强用电行为的规范性。
关键词:反窃电;窃电;防范措施
目前,窃电现象在我国已经呈现出普遍性的特征。个体户、民营企业、物业管理紊乱的小区等都是窃电现象发生比较多的地方。以前,窃电的手段非常简单,只是使用卡表盘、表外接线、开封拨表等方式,容易查获。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行为使用的方式也逐渐隐蔽,采用的手段也逐渐的科技化,增加了侦破窃电行为的困难。
一、简析经常出现的窃电形式
以用电的法律法规和工作经验为出发点,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窃电形式主要分为:第一,短接电能表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出线端子,能够窃电成功。第二,采用短线短接方式,即在电能表进表和出表相线间使用导线,使电能表失去正常计度的功能。第三,在使用低压供电的三相四线的三相电能表时,断开电能表的电压圈中性点和零线、三相负载达到平衡时,反接任何一相、将电能表的进线类别进行调换等行为都能导致电能表不能正常的计度。第四,居民利用单相电能表中的内线联片让电压线圈失压,使电能表的度数不走动或者走的缓慢[1]。
二、分析防范窃电行为出现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电视等电子媒体和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来宣传《电力法》,增强人们合法用电的意识,帮助人们理解反窃电行为的重大意义。对于窃电的典型案例,不仅要依法进行足额处罚,并要通过媒体曝光,情节严重者,实施司法处置,必须严厉打击窃电行为,使人们意识到窃电后果的严重性,自觉地合法用电。
(二)严查窃电漏洞,加强巡视
严查计量装置及相关配电设备的窃电漏洞,加大对电能表下户与电力计量装置的监察力度和研究力度,力求杜绝窃电漏洞的出现,要求居民把电能表安装在方便监测与管理的位置。供电企业的职工要担负起维护电力企业利益的重大责任,用电管理人员要做好用电监测、抄表收费和装表接电等本职工作,强化对用户配电设施的管理力度。
(三)严格控制开户数量,创造良好的用电氛围
一户一表的模式用户之间不能相互监督,容易滋生窃电行为,相反,使用集装表,用户之间能够相互监督,有效的减少窃电现象,所以,不宜提倡一户一表,必须严格控制电能表的开户数量。营造良好的用电氛围,能够有效的防范窃电行为的发生,因此,要不断健全安全用电制度,坚持进行反窃电工作。同时,在《电力检查管理办法》中对于检查用户的用电程序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使供电企业的检查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用电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概述反窃电工作的要素
在反窃电工作中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看、问和检查。看,是指进门时要观察用户的神色,认真观察计量装置于用电系统。问,是问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和职工,执法人员的突然发问,往往会使其不知所措。检查,是指对计量装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企业的管理进行检查,看电器设备的容量是否与企业的产量情况与正常耗电值一致,计量装置是否有缺陷,企业管理是否正常。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手段在不断的更新,所以,供电检查人员的业务技能也要不断的提升,及时阻止窃电行为,以保障供电秩序的有序进行[2]。
四、反窃电的用电监察工作经验
(一)安装新型电能表
在安装电能表时,尽量采用防伪封印、倒转、脱钩、防、电流短路及一线一地的新型电能表和防窃电功能的高、低计量箱,这样能有加大窃电者窃电的难度,杜绝窃电行为的出现。新型的电能表能直接连接用电采集系统,对用户的电压及电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防伪封印的电能表能够有效的防范用户私自启封窃电,并能为侦破窃电案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改造用户用电设备的计量装置
计量装置的改造主要是针对高供高计用户、低供低计用户、居民及单相非居民和用电量大且有窃电嫌疑的用户进行。对高供高计用户要使用加装干式组合互感器,在组合互感器时,要对一次接线端用热缩套实施封闭,以防止发生人为短路窃电现象。二次回路采用铠装导线,在设置了密码及防撬锁的完全封闭的表箱内安装联合接线盒和电能表,在室外线路T接处设置计量表,也能有点的防止窃电现象。改造低供低计用户的计量装置,主要是将计量装置实施全封闭式。要求居民及单相非居民使用集中装表箱或者是全封闭表箱,并对表箱进行一定的封印,使人不能接触要电能表及二次线。用电量较大并有一定窃电嫌疑的用户,要在其表箱内安装,一旦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信网络直接报警的测录仪,安装这样的测录仪不仅能够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形成有效的监督,还能定期的收集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防止出现窃电现象[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窃电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下,要有效的防止或杜绝窃电现象,是一项艰巨且漫长的工作。所以,为了能科学的防范窃电行为的出现,在充分了解经常出现的窃电方式和窃电行为要素的情况下,要从组织和技术两个方面出发,制定健全的防范窃电现象的管理制度,加强人们的反窃电意识,提升人们反窃电的技术水平,强化反窃电技术措施的应用,来有效地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保护好电力企业的利益,维持正常的用电秩序。
参考文献:
[1]魏振宇.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工作浅谈[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16-19.
[2]彭永强.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2(13):163+129.
[3]李剑峰.反窃电的用电监察工作经验[J].煤矿机械,2012(09):169.
关键词:反窃电;窃电;防范措施
目前,窃电现象在我国已经呈现出普遍性的特征。个体户、民营企业、物业管理紊乱的小区等都是窃电现象发生比较多的地方。以前,窃电的手段非常简单,只是使用卡表盘、表外接线、开封拨表等方式,容易查获。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行为使用的方式也逐渐隐蔽,采用的手段也逐渐的科技化,增加了侦破窃电行为的困难。
一、简析经常出现的窃电形式
以用电的法律法规和工作经验为出发点,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窃电形式主要分为:第一,短接电能表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出线端子,能够窃电成功。第二,采用短线短接方式,即在电能表进表和出表相线间使用导线,使电能表失去正常计度的功能。第三,在使用低压供电的三相四线的三相电能表时,断开电能表的电压圈中性点和零线、三相负载达到平衡时,反接任何一相、将电能表的进线类别进行调换等行为都能导致电能表不能正常的计度。第四,居民利用单相电能表中的内线联片让电压线圈失压,使电能表的度数不走动或者走的缓慢[1]。
二、分析防范窃电行为出现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电视等电子媒体和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来宣传《电力法》,增强人们合法用电的意识,帮助人们理解反窃电行为的重大意义。对于窃电的典型案例,不仅要依法进行足额处罚,并要通过媒体曝光,情节严重者,实施司法处置,必须严厉打击窃电行为,使人们意识到窃电后果的严重性,自觉地合法用电。
(二)严查窃电漏洞,加强巡视
严查计量装置及相关配电设备的窃电漏洞,加大对电能表下户与电力计量装置的监察力度和研究力度,力求杜绝窃电漏洞的出现,要求居民把电能表安装在方便监测与管理的位置。供电企业的职工要担负起维护电力企业利益的重大责任,用电管理人员要做好用电监测、抄表收费和装表接电等本职工作,强化对用户配电设施的管理力度。
(三)严格控制开户数量,创造良好的用电氛围
一户一表的模式用户之间不能相互监督,容易滋生窃电行为,相反,使用集装表,用户之间能够相互监督,有效的减少窃电现象,所以,不宜提倡一户一表,必须严格控制电能表的开户数量。营造良好的用电氛围,能够有效的防范窃电行为的发生,因此,要不断健全安全用电制度,坚持进行反窃电工作。同时,在《电力检查管理办法》中对于检查用户的用电程序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使供电企业的检查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用电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概述反窃电工作的要素
在反窃电工作中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看、问和检查。看,是指进门时要观察用户的神色,认真观察计量装置于用电系统。问,是问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和职工,执法人员的突然发问,往往会使其不知所措。检查,是指对计量装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企业的管理进行检查,看电器设备的容量是否与企业的产量情况与正常耗电值一致,计量装置是否有缺陷,企业管理是否正常。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手段在不断的更新,所以,供电检查人员的业务技能也要不断的提升,及时阻止窃电行为,以保障供电秩序的有序进行[2]。
四、反窃电的用电监察工作经验
(一)安装新型电能表
在安装电能表时,尽量采用防伪封印、倒转、脱钩、防、电流短路及一线一地的新型电能表和防窃电功能的高、低计量箱,这样能有加大窃电者窃电的难度,杜绝窃电行为的出现。新型的电能表能直接连接用电采集系统,对用户的电压及电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防伪封印的电能表能够有效的防范用户私自启封窃电,并能为侦破窃电案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改造用户用电设备的计量装置
计量装置的改造主要是针对高供高计用户、低供低计用户、居民及单相非居民和用电量大且有窃电嫌疑的用户进行。对高供高计用户要使用加装干式组合互感器,在组合互感器时,要对一次接线端用热缩套实施封闭,以防止发生人为短路窃电现象。二次回路采用铠装导线,在设置了密码及防撬锁的完全封闭的表箱内安装联合接线盒和电能表,在室外线路T接处设置计量表,也能有点的防止窃电现象。改造低供低计用户的计量装置,主要是将计量装置实施全封闭式。要求居民及单相非居民使用集中装表箱或者是全封闭表箱,并对表箱进行一定的封印,使人不能接触要电能表及二次线。用电量较大并有一定窃电嫌疑的用户,要在其表箱内安装,一旦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信网络直接报警的测录仪,安装这样的测录仪不仅能够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形成有效的监督,还能定期的收集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防止出现窃电现象[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窃电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下,要有效的防止或杜绝窃电现象,是一项艰巨且漫长的工作。所以,为了能科学的防范窃电行为的出现,在充分了解经常出现的窃电方式和窃电行为要素的情况下,要从组织和技术两个方面出发,制定健全的防范窃电现象的管理制度,加强人们的反窃电意识,提升人们反窃电的技术水平,强化反窃电技术措施的应用,来有效地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保护好电力企业的利益,维持正常的用电秩序。
参考文献:
[1]魏振宇.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工作浅谈[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16-19.
[2]彭永强.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2(13):163+129.
[3]李剑峰.反窃电的用电监察工作经验[J].煤矿机械,2012(0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