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神采飞扬
【作者】 隋 涛
【机构】 山东省莱阳市古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应变革教育方式,设计快乐语文作业,融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个性化作业,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创新多元作业评价机制,让作业解放学生的头脑和眼睛,解放学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
关键词:作业设计 评价机制 创新
作业是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应变革教育方式,设计快乐语文作业,融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作业也应富有色彩,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教小说《变色龙》时,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表演,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员、最佳合作奖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广泛涉猎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作业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应该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实践性练习,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强调学生在“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如:让学生看时事新闻,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
语文学习是生活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该飞出教科书的狭小区域,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只有这样,承载着教学内容的语文作业才会鲜活起来,学生才能在快乐的作业中神采飞扬,增加知识。
三、作业完成个性化
1.尊重差异性,作业层次化。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宜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教师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1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2套餐的题型较好,套餐要高一层次,3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例如:在学完《苏州园林》之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供学生选择,a、读了此文,说说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b、走一走,看一看,家乡有哪些园林?都一样吗?你从课文中欣赏到哪些欣赏园林的方法?c、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向同学们介绍一座著名的园林,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训练,引导他们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获得最优的发展。
2.重视主体性,作业自选化。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教师还要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如学完《春》后,布置学生联系课文所写的五幅春图,观察春天的美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春天记录下来,结果学生兴趣高涨,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还有的写成了散文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此次作业,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美的熏陶中,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业,就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发掘出自身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作为一种乐趣主动去完成。
四、作业评价多元化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1.赞赏评价,激励当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做的作业,不管优劣,其字里行间,跳动着学生热切的目光,折射着学生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力捕捉作业中的亮点,真诚地写上赞赏,写上感受,写上教诲。
这种赞赏性的评价,有效地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做好作业、改好作业的欲望,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度。教师省时省力,学生也乐于接受。
2.多次评价,体验成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大多数学生拿到作业本都急于看老师的评价,如果学生每次体验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觉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老师如果发现有错误,不急于打等级,而是将作业发下去,让学生自评、互评、修改以后,交上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会得到优。
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又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业成功的乐趣。
作业评价多元化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在一个充满自信、快乐的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总之,在新课标下,作业设计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个性化作业,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创新多元作业评价机制,让作业解放学生的头脑和眼睛,解放学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样一来,教者有心,学者受益。
关键词:作业设计 评价机制 创新
作业是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应变革教育方式,设计快乐语文作业,融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作业也应富有色彩,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教小说《变色龙》时,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表演,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员、最佳合作奖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广泛涉猎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作业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应该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实践性练习,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强调学生在“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如:让学生看时事新闻,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
语文学习是生活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该飞出教科书的狭小区域,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只有这样,承载着教学内容的语文作业才会鲜活起来,学生才能在快乐的作业中神采飞扬,增加知识。
三、作业完成个性化
1.尊重差异性,作业层次化。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宜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教师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1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2套餐的题型较好,套餐要高一层次,3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例如:在学完《苏州园林》之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供学生选择,a、读了此文,说说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b、走一走,看一看,家乡有哪些园林?都一样吗?你从课文中欣赏到哪些欣赏园林的方法?c、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向同学们介绍一座著名的园林,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训练,引导他们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获得最优的发展。
2.重视主体性,作业自选化。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教师还要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如学完《春》后,布置学生联系课文所写的五幅春图,观察春天的美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春天记录下来,结果学生兴趣高涨,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还有的写成了散文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此次作业,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美的熏陶中,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业,就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发掘出自身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作为一种乐趣主动去完成。
四、作业评价多元化
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1.赞赏评价,激励当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做的作业,不管优劣,其字里行间,跳动着学生热切的目光,折射着学生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力捕捉作业中的亮点,真诚地写上赞赏,写上感受,写上教诲。
这种赞赏性的评价,有效地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做好作业、改好作业的欲望,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度。教师省时省力,学生也乐于接受。
2.多次评价,体验成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大多数学生拿到作业本都急于看老师的评价,如果学生每次体验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觉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老师如果发现有错误,不急于打等级,而是将作业发下去,让学生自评、互评、修改以后,交上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会得到优。
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又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业成功的乐趣。
作业评价多元化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在一个充满自信、快乐的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总之,在新课标下,作业设计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个性化作业,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创新多元作业评价机制,让作业解放学生的头脑和眼睛,解放学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样一来,教者有心,学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