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 于立锋 林建萍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北马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试析提高中学英语的五点做法: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设法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不断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多听标准的英语录音,加强听说复述;进行听说训练。
关键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搞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使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几个句型或一种语法现象进行;要分清主次,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集中力量,务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2.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实践才能使语言尽善尽美。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语言能力,而不可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我们认为,一般新授课学生的活动人数不应少于70%,活动时间不少于每堂课时的50%,复习课、练习课则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3.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用英语。用英语上课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尽快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掌握课堂教学的三原则——“大密度、快节奏、多重复”。所谓大“密度”就是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快节奏”就是教师讲得快、说得快,学生听得快、练得快、活动得快。“多重复”即通过“听说读写”反复再现要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注意力集中,从而会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5.把握课堂教学结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英语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环节)及其组合。英语课堂教学应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组织教学通过师生问候、值日生报告班级情况来完成;复习旧课由两分钟会话、个人感受谈话,汉译英等完成;讲授新课由教师用英语简单介绍课文,用英语提问,让学生抢答,教师归纳为主;巩固新课以小组讨论、看图讲话、复述课文、学生按情景进行句型操练,听写为主;作业常布置一些造句、填空、改错之类。
二、设法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
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感到新鲜有趣,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的增多,难度加大,有些学生渐渐听不懂,开不了口,积极性开始减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甚至放弃不学了。因此,必须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实物,进行情景对话;还可以走出课堂,通过游览名胜古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玩中有学,学中生趣。
三、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不断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学生有了听说英语的兴趣,自然会产生一种表达欲望。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否则,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表达欲望会逐渐降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将社会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多听多说。
四、多听标准的英语录音,加强听说复述
要使学生英语说得准,首先要听得准,要多听标准的语音。学生只在课堂上接受授课教师的语音语调是不够的,每节课都要留下五至八分钟让学生听原声磁带英语语音。听说复述是一项耳、脑、口、眼的综合练习活动,对提高听说能力的作用尤为显著。堂堂坚持听写,从简单的词句到短文、小故事,学生的听写和复述水平可大大提高。
五、进行听说训练的几种做法
要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大量的综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学生只能记住而不能获得运用这项知识的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做法:
1.训练学生连续答问。我们把值日生的机械式报告改为值日生的连续答问。每堂课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问答形式,进行意思连贯的提问,每堂课一人,全班学生依次轮流,每个值日生至少提问15个问题。
2.组织学生自由对话或叙述一件事。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并编上号,让他们自由对话,每堂课依次对一组学生的对话进行录音,然后重放,由学生纠正错误,给以鉴定。
3.根据提示,组织学生对话、叙述。为了使词句的复现率更高、内容更集中,我们常用以下两种形式来组织学生对话或叙述:(1)完成对话。给学生一个内容完整但有空缺的对话,让他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对话中所缺的部分补出来。(2)结合教学,给学生一些文字提示或实物,组织他们相互问答并叙述。在这种练习中,学生能仿照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问答和答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
4.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对话和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教对话时,让学生合上书,教师叙述一篇对话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学生经大量操练并实践了对话材料之后,要求学生就对话中的人物或内容做一番叙述。
5.听短文录音并答文。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已学过的东西,教师可以把一些句型、短语、词汇组织在含有一定情节和意义的短文中,先行录音,在课堂上放一到两次,然后让学生就此内容抢答。这种训练不但能使学生的听力得到训练,而且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乐于做这种练习,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
关键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搞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使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几个句型或一种语法现象进行;要分清主次,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集中力量,务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2.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实践才能使语言尽善尽美。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语言能力,而不可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我们认为,一般新授课学生的活动人数不应少于70%,活动时间不少于每堂课时的50%,复习课、练习课则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3.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用英语。用英语上课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尽快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掌握课堂教学的三原则——“大密度、快节奏、多重复”。所谓大“密度”就是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快节奏”就是教师讲得快、说得快,学生听得快、练得快、活动得快。“多重复”即通过“听说读写”反复再现要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注意力集中,从而会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5.把握课堂教学结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英语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环节)及其组合。英语课堂教学应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组织教学通过师生问候、值日生报告班级情况来完成;复习旧课由两分钟会话、个人感受谈话,汉译英等完成;讲授新课由教师用英语简单介绍课文,用英语提问,让学生抢答,教师归纳为主;巩固新课以小组讨论、看图讲话、复述课文、学生按情景进行句型操练,听写为主;作业常布置一些造句、填空、改错之类。
二、设法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
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感到新鲜有趣,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的增多,难度加大,有些学生渐渐听不懂,开不了口,积极性开始减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甚至放弃不学了。因此,必须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实物,进行情景对话;还可以走出课堂,通过游览名胜古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玩中有学,学中生趣。
三、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不断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学生有了听说英语的兴趣,自然会产生一种表达欲望。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否则,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表达欲望会逐渐降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将社会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多听多说。
四、多听标准的英语录音,加强听说复述
要使学生英语说得准,首先要听得准,要多听标准的语音。学生只在课堂上接受授课教师的语音语调是不够的,每节课都要留下五至八分钟让学生听原声磁带英语语音。听说复述是一项耳、脑、口、眼的综合练习活动,对提高听说能力的作用尤为显著。堂堂坚持听写,从简单的词句到短文、小故事,学生的听写和复述水平可大大提高。
五、进行听说训练的几种做法
要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大量的综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学生只能记住而不能获得运用这项知识的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做法:
1.训练学生连续答问。我们把值日生的机械式报告改为值日生的连续答问。每堂课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问答形式,进行意思连贯的提问,每堂课一人,全班学生依次轮流,每个值日生至少提问15个问题。
2.组织学生自由对话或叙述一件事。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并编上号,让他们自由对话,每堂课依次对一组学生的对话进行录音,然后重放,由学生纠正错误,给以鉴定。
3.根据提示,组织学生对话、叙述。为了使词句的复现率更高、内容更集中,我们常用以下两种形式来组织学生对话或叙述:(1)完成对话。给学生一个内容完整但有空缺的对话,让他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对话中所缺的部分补出来。(2)结合教学,给学生一些文字提示或实物,组织他们相互问答并叙述。在这种练习中,学生能仿照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问答和答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
4.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对话和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教对话时,让学生合上书,教师叙述一篇对话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学生经大量操练并实践了对话材料之后,要求学生就对话中的人物或内容做一番叙述。
5.听短文录音并答文。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已学过的东西,教师可以把一些句型、短语、词汇组织在含有一定情节和意义的短文中,先行录音,在课堂上放一到两次,然后让学生就此内容抢答。这种训练不但能使学生的听力得到训练,而且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乐于做这种练习,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