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作者】 旺 堆

【机构】 西藏谢通门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因素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高。鉴于此种种情况,笔者通过分析,提出解决的几条策略,以期达到改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进
  如何在教育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内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教师充满教育教学的成功感?这一直是教师的渴望。处在一线上的教师一直在追寻和探索,在探索中不免出现一些课堂教学的不足。笔者就对这些不足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以期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
  1.不足
  1.1教师的教学观念欠缺
  不可否认,由于我们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尽管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推进,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一下子消除不了。这就难免会出现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的讲授依然存在。这实际上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始终以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在学习中,教师把学生看作简单的容器,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而教师,则把自己摆正神圣权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学的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扼杀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究其根本,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着新课改的改变而革新,是严重的教育观念欠缺。
  1.2教学方法欠缺
  虽然现在的新课改在不断地推进,但是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校为了生存的竞争,自然而然地就会为了考试而教学。教师在教法上,始终放不开手脚。教师不敢放开的是教学任务。即知识点,这是教师必须要学生掌握的东西,这种知识本位的根源在于考试,而不是人的培养。在教法上,教师一味地讲知识,忽略人的地位,学生就只是一个无条件的接受者。无从谈起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尤其在初中数学课堂里,课堂学习气氛就显得压抑。这都是教师教学方法欠缺所致[1]。
  2.对策
  经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些不足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策略
  2.1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中,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尤为看重。毕竟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而不是培养教师能力为目的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师中心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灵动性,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就准备许多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找找哪些三角形有一定的共同点。学生经过观察和比较这一实践活动后,有了体验,其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出来。最后交学生自己总结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学生也就学习得更为卖力[2]。
  2.2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兴趣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最大程度地增强了教学中的教学力量,这种力量不来自外界,而是学生自己。但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又如何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当下看好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地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和学生玩抛骰子猜数字的游戏,然后华锋逆转,考问学生这种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什么。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被带入探索学习之中。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了。
  2.3加强教师主导的简洁性
  在教学中,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但是我们并没有说要取消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学生会在学习中会缺乏方向感。在一堂教学课中,至于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所占比例是多少,就初中数学课来说,教师的主导所占比例是少一些,但不说不要主导。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应该简洁,才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
  2.4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有关,与教师的素质有关。数学课堂教学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教师素质要高。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素质,教师势必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这里的素质,就数学课堂要来说,需要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需要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需要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才能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3]。
  3.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主阵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等,致使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不尽人意。面对此等种种,只有抓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足,给予深度地剖析,施与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情境教学方式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方面着手,加强教师主导的简洁性,以及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登胜.新形势下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7:80-81.
  [2]张军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104-105.
  [3]杨志双.浅析初中数学的教学误区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3,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