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巧妙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 孙相艳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上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学生有没有收获。
  一、一课之妙在“引”
  好的序幕开始一场好戏,优美的序曲开始一首激扬的乐章,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导入开始的。如果教师的开讲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导入,往往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又可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何乐而不为呢?如学习《夹竹桃》一课,课前问学生喜欢花吗?说说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喜欢的花朵,很多的同学也从同学的介绍中了解到更多花的知识。老师再开始引入要学习的课文《夹竹桃》。关于夹竹桃,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再直奔主题,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夹竹桃。像《广玉兰》、《烟台的海》、《麋鹿》、《安塞腰鼓》……类似于这样的课文,都可以运用相关的话题导入新的一课。常用的导入法还有:围绕课题提问导入法、古诗音乐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随意交谈导入法等。
  二、高效关键自主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并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就是要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要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持久地保持,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放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例如:
  1、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养成上新课前自己预习的好习惯,先提出预习的要求:
  (1)先画出课后的生字和绿线中的字。文中的生字要反复多读几遍,注意看清字形,边读边理解字义;不理解的及时作出记录,以便学习时解决。
  (2)标出自然段,明确课文共有几个段落。之后,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不必达到有感情朗读)。边思考边做批注,从课本中发现问题,自己在学习之前能解决什么问题,不明白的以待上课时解决。
  (3)搜集一些关于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对理解课文有很好的帮助。
  (4)再边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会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当然,刚开始时,老师要先扶着学生走,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教给预习的方法,提出预习要求,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以后再慢慢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自觉进行预习,以至于养成习惯。学生在课前有效地预习,是培养学生课堂自主阅读,探究合作的前提。
  2、从重点问题切入自主学习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都较长,要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读明白,如果每个自然段面面俱到地去讲,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生学起来也是一盘散沙似的,没有连贯性,系统性。那么就要求学生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从重点问题入手,对全文展开讨论、探究。例如:《钱学森》这篇课文,学生预习后,梳理出一个重点问题: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而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对全文进行探究。组织学生自主研究,边读边体会并且记录自己的感受,做好批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总结出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有着拳拳报国之心。最后,全班交流,再到课文中找出从哪里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读出自己的感受,达到有感情的朗读的标准。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学生们能从各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寻找句子的同学,有的建议怎样朗读的同学,有朗读指导点评的同学。这样,一个问题就把全文串起来了,也起到提纲挈领的妙用。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自学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全面学习需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就是解决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问题。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按座次采取前后位6人成为一个小组。小组长的任命很关键,先毛遂自荐,综合考虑组织能力、自律能力、学习优异等条件加上我的亲自考察认可,小组长才得以胜任。小组长选拔出后坐在小组的中间位置。小组的成员,根据学习能力分成几组,各组的小组长自由选择其成员,自由安排座位,这样小组最终成立。小组需要交流讨论时,以组长为中心,前位的学生只需转身,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方便合作,也具有实效。
  2.在课堂上,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质疑或解惑。在《麋鹿》一课中的教学设计先认识麋鹿的外形,再出示一张驯鹿和麋鹿图,让学生观察合作辨别出谁是麋鹿,谁不是麋鹿。再有理有据的从文中找到答案。
  四、作业超市自己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感兴趣的作业,我形象地把这称作“作业超市”。
  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任务多能在课上完成,还用劳动、锻炼、科学、实践等作业丰富超市的“货品”品种,使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更全面的发展。如《望月》的作业超市是喜欢朗读的你,有感情的朗读《望月》;喜欢写作的你,写写自己有趣的童年故事;喜欢阅读的你,向你推荐《月光曲》、《荷塘月色》;热爱科学的你,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等。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它必须靠我们老师一步一步的实践,一堂课一堂课的改善,一个一个学生的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