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未知数“x”在小学数学中的妙用

【作者】 琼 拉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雄玛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基层小学主要从事数学教学。自从我参加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从我们的一些数学教学前辈和同仁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而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在教某些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时,都忌用或避免用未知数“x”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面对这样一个现象,好奇心促使我对此现象做了大量研究。总结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有这么几条原因:
  1.这些同仁们生怕学生搞不懂“x”为何物,害怕把学生引入计算的死胡同或造成邯郸学步的两难境地。
  2.有些教师由于自身对方程解决存在一定的困难。
  3.他们认为方程解应用题较抽象。其实,在这一点上,我和同仁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恰恰我认为,未知数“x”在小学数学中有着他无穷的妙用。那下面就我个人的看法,谈几个观点:
  未知数顾名思义就是不可知的数,而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中,让我们来求,来计算的也恰恰是不可知的数。而“x”正是这个不可知数的代称。有么一个代称,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就可以直接顺着题意来理解,来做出明白直接的解答方案,下面我们就举例说明:
  例举:某数的5倍加上24的和是69。
  解法一:(69-24)÷5=9
  解法二:5x+24=69x=(69-24)÷5x=9
  那么从上面的两个列式我们就很容易看出:第一种解法需要我们充分理解题意,同时还要正确判断了各种量的关系后才能正确解答。
  如果这样做学生一旦理解有问题,出错的概率就比较大。而列方程进行计算,学生可以顺着题意理解来列式子,只不过把某数用“x”代替,不必要把题目理解的太透彻就能正确解答。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方程就是存在着这样的优点,直接,明白,不用拐弯抹角。从上面的例举中我们已清楚的看到,各位同仁所说的未知数的抽象性是更本不存在的,相反,用未知数解题他具有的是明白,直观,易于理解计算。而各位同仁怕把学生引入计算的死胡同,这是大家所不要担心的。现代的学生理解力与计算能力已相当不错,这些计算对他们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因此,我认为大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改变观点,正真看到未知数在小学数学中的妙用,能把用未知数解某些数学问题应用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