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基于多元化理论下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

【作者】 黄艳红

【机构】 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和引导,能够促进小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多元化的教学理论以兴趣导向为核心,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单一的说教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热情,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介绍了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以多元化理论为基础,具体探讨了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多元化理论;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学的代名词不再仅仅是课本和文字,同时开始注重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多元化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这对促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一、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是学生发展特点的内在需要
  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小学期间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人文素养奠下结实的基础,小学生是学习语言非常关键的阶段,由于在思维意识里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表达模式,因此教师的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引导,会帮助学生形成表达的思维模式,加强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是能够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学生发展的特点上。
  2.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目标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础的目标,听懂他人表达的意思,说出自我的想法,朗读书本上的课文和默写陌生的单词,其中“说”在课程的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小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培训不是在短时间能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的过程,而提高说的能力,能够促进其他能力的提升,四者之间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依存和存进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语文能力的整体水平。
  二、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教师并未在思想上真正的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写”的练习,例如写各种题材的作文等,但是“写”与“说”是不同的两个方向,部分教师的口语交际培养也只是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进行的,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方式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并且过于单一,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的反感。
  2.过于依赖课本,难以联系生活
  课本只是学习的一种工具,但是目前在语文教学中课本却处于主体作用,只是按照课本要去原封不动的进行实践,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下册的课本中,有《猜谜游戏》,教师只是简单的安排学生猜谜,把口语交际活动变成了一场重复的游戏。其次,现代口语交际的内容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我最喜欢的人”,“我最佩服的人”等内容,都是一些写过多次的作文题目,教师应该尝试突破这种传统的模式,创新新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3.没有形成体系,缺乏有效机制
  在现代教学中考试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评价往往看分数,学生对于课堂的记忆也只能是分数,教师也只能重复课本上单调的生词和句式,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受到体系的过多约束,这种单一的体系,极度缺乏科学性的机制,不利于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改变现状对要求对每一个教师和管理者提出了一个艰难的挑战。
  三、多元化理论下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
  1树立科学观念.,丰富课堂形式
  转变传统观念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或者学习等形式,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要创新课堂形式,增加课堂的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学习课本上关于《读书》的口语交际训练师,可以使用演讲的方式,请同学畅谈关于读书的趋势;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由小组代表发言;也可以选出一名主持人,进行访谈。这种丰富的课堂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际运用
  以课本为载体,对口语培训的内容进行丰富,同时将课本、学校、家庭和社会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与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小学生比较玩网络游戏,可以以此为话题“我最喜欢的网络游戏”;小学生对抄写作业比较反感,也可以以此为话题,“我反感抄写作业的原因”。这些话题与小学生的心理是息息相关的,能够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
  3.完善教学体系,构建有效机制
  评价体系不能以分数作为最终的结果,可以结合全面评价、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形式进行,全面评价从学生的口语表达的内容、态度、情感和表情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过程评价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口语交际表达的过程,根据其优点和不足进行层次划分;多元评价是指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样能够通过交流发现优缺点。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不要使用过分的语言,以激励和建议为主。
  结束语:
  口语交际是一个即时的、动态的交流过程,集理解、记忆、表达和倾听于一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努力和学习,所以教师也要具有极大的耐心。
  参考文献:
  [1]王娜. 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贾保良.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90-91.
  [3]王露,赵惠平.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思考[J]. 品牌(下半月),2014,09:201.
  [4]邱娟飞.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