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青少年流行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葛聪颖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提高了学校德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给中学德育带来了重重危机和层出不穷的挑战。我们只有及时分析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青少年流行文化产生的外部因素
  1、经济发展为青少年流行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我们临沂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水平的提高,为青少年进行流行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2、社会信息化为青年流行文化产生和传播提供载体
  近年来,信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为青少年获取各种流行文化信息提供了更为快捷方便的途径,使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远,极大地加快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使各种流行文化短期内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蔓延和扩张。
  3、家庭、学校教育不当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发展的催化剂
  现在虽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升学还是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学校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约束中学生的行为、压制他们的思想,恨不得把学生头脑中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全部去除,做一个好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单一、枯燥、无趣的教育、娱乐方式使他们生厌,心理过度压抑,使青少年通过参与流行文化,来宣泄他们的心理压力的途径,
  二、青少年流行文化产生的内部因素
  1、流行文化满足了青少年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压力,而传统的文化和渠道已经难以满足这种焦虑的宣泄性需要,这时,青少年迫切需要一种“减压文化”来消解和排泄一下长期忍受的过重的心理负担。流行文化丰富的、流行的内容则满足了青少年这种心理宣泄的需要
  2、流行文化满足了青少年突出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需要
  青少年群体,从其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看,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意志、自我个性等心理结构都已形成,需要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来表达自我。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渴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渴望自己的看法能够得到尊重和认同,渴求平等的对话,渴望拥有展示自我个性与特长的舞台。
  3、流行文化符合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青春期矛盾心理
  青少年对新奇的事物最为敏感也最感兴趣,追逐流行的事物能满足他们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因此,新的时尚事物一旦出现就能牢牢吸引青少年的眼球。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独立意识增强了,但实际的生活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独立的水平;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闭锁;心理极度自尊,却又容易陷入自卑……所有的这些,让他们渴望能从中挣脱出来,让生活更加充实,流行文化刚好满足了青少年这一心理需求,
  分析了青少年流行文化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把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合进学校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更具时代性内涵。
  流行文化中存在许多对学校德育有利的成分,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和正确分析流行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多方面影响,吸收流行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把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合在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里,使学校德育内容更具时代性内涵。我们可以选择部分优秀的流行文化纳入到必修与选修课程中,尤其是艺术类课程中,充分挖掘这部分优秀的流行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二、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弘扬和传播,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消解流行文化中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对中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我们要不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文化。
  三、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优化德育教育的效益
  乡土资源写的说的都是当地的人和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起来格外亲切,更感兴趣,也就更容易受到教育。例如:我们沂蒙地区是一片红色沃土,在这片热土上,曾涌现出全国闻名的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拥军模范梁怀玉等众多铭刻在史册上的英雄儿女……他们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我们把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引进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由于这些乡土资源写的说的都是当地的人和事,学生读起来格外亲切。革命者们的英雄气慨、爱国情怀、高风亮节,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活动悄然扎根于学生的心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总之,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才能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让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