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作者】 张华升
【机构】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摘要】【关键词】
过去的“应试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强调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追求升学率,成为衡量“教”与“学”优劣的重要标准。 而“素质教育”不是不重视学习成绩,而是在抓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更要突出“素 质”。其中包括要加强学生品德、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良好的习惯,以及自尊感、自强心 、自信心乃至人格的培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舒畅、平等的氛围中接受 教育,从事学习。
素质教育形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新的挑战。
一、“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与品德修养,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克服自 身弱点,树立战胜困难、不自暴自弃、养成坚强性格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贯穿在每节课乃至全部教学过 程之中。 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地理教师的素质提升有什么捷径吗?以下两点供大家参考:①变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 。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看法,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能够彼此充实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并进一步发展个性化的思维和方法,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②教学反思要细化。大部分教师能对一节课进行一次反思就不错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需要提醒大家,反思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关键,教学反思要细化,要对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反思。
二、时时把握调度课堂及课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在学习必修二第四章“工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考察学校附近的化工厂、 英轩实业 等的 情况, 上课时请各小组负责人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再请几个学生分析 、 归纳这些工厂的区位因素。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保证学生学习地理的投入时间。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生群体若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进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又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但要避免动辄讨论,一堂课合作学习多达三四次,学生没有真正地“沉下去”系统地进行讨论、交流,展开真正的合作学习。有时候对问题的深处、难处还未来得及探究,就草草收兵;还有时候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且只有一两个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就示意停下来赶忙进行小组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只满足于一两个人能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小组就算过关。这些现象说明,教师关注的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探究知识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沃土。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放言无忌,一定要清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学生看到老师不应该有压力,说错了什么也不应该有顾忌,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要歧视差生,教师最好能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去,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创造一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与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只有学生自己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再像以往那样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因此,要重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素质教育 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还要根据不同班级学情平实验班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备课组还根据普通班实际情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 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做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