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在素质教育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作者】 傅春晓

【机构】 广西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用爱心召唤后进生的自强精神;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信心;创设良好的环境,熏陶引导他们自省上进。通过这些措施,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关键词】投入情感;培养信心;创设环境
【正文】“教育是一种最具人文关怀的事业和人类活动,其根本的价值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1】”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而是惠及每个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优等生的提高,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提高。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往往只把目光放在尖子生的培养上,对尖子生的格外关注,往往使得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发展。这种现象若得不到根本改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情感投入,用爱心召唤后进生的自强精神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只是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教育好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而后进生往往心理比较脆弱,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因而性格较为孤僻,对老师同学容易产生敌对的心理。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比一般的学生给予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微笑,多一些尊重,用我们真诚的关心善待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感化后进生,帮他们清除自卑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老师如能以一种毫无杂质的爱切实地关心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冷暖,脱下“有色眼镜”与他们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时,我们就能真正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当我们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时,后进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获得的尊重,他们便会用行动来感激老师。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语文从初中到高中以来一直都很差,高一到高二的语文一直都是在八九十分徘徊,为了帮助他提高语文,我对他进行单独辅导。首先让他制订一个月的大纲计划,然后每一周又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他按计划执行。每个星期天的晚上我都向他了解一下学习情况,看看他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或心理问题,并尽力帮他解决。看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他学习也有了很大的干劲,还曾在月考中获得过120分的高分。高考前夕他对我说:“若不是老师主动帮助我唤起学习的信心,可能我还是处于班上的后面几名。”
  二、多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信心
  每一位同学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而后进生由于他们得以表现的机会较少,所以内心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多注意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老师应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充分让后进生的“闪光点”得以绽放光芒,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成功的深切期待,这样就能让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后进生”,感受逢甘霖的喜悦。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让后进生主动参与,使他们能获得更多的赞扬和同学的肯定。如在课堂上提问时,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回答,因为后进生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更能让后进生尽情发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再者,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他却有其它方面的天赋,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的天赋得以表现。曾经班上有个学生学习很差,但很擅长书法、画画,所以我就让他担当宣传委员,班上的学习园地以及教室的美化工作就交给他负责,并鼓励他说:“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你的书法和画画如此漂亮,相信读书只要你拿出你学书法和画画的毅力,一定会成功的。”在我的鼓励下,他对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很多。
  三、创设良好的环境,熏陶引导后进生自省上进
  环境对人的成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促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关键。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首先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以此潜移默化地改变后进生。一是可以在班上建立互助小组,可以在编排座位时,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同学同桌,让他们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二是可以采用科任老师“结对子”的方式,通过科任老师选择几个各科成绩较差的同学作为帮扶对象,每周进行定期的辅导,并适当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三是在举行各种集体活动时,尽可能地让后进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找回自信。
  家庭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卢梭曾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诞生后就开始了,他虽然不会说不会听但已经在学习了。【3】”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应多与家长联系、交流,特别是当学生的家庭遭遇不幸或出现重大危机时,教师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动态,不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步调一致地共同转化后进生,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材施教,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开拓进取,帮助后进生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中国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二版。
  3.《教育漫话》约翰洛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