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班班通”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 刘静
【机构】 山东省昌乐新城中学
【摘要】【摘要】“班班通”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和使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逼真的视听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也为我们老师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班班通的投入使用给高效课堂的打造带来了便捷。【关键词】关键词: 班班通 多媒体 高效英语课堂
所谓的 “班班通”,就是在每个班级及专用教室装备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设备,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网络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网络教学实现了孔夫子“有教无类”教育理想。教室里的“班班通”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和使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带来了便捷。
一、“班班通”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仅凭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传统的课堂形式单一,教法缺乏多样性、趣味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是多通道、多元化、丰富多彩的。多媒体集合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为一体,使得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可感、有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由于事先制作了一些多媒体课件,有效地丰富了英语课堂的容量、信息,从而取得最佳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 “班班通”教学,可使导入更简洁、鲜明。新课的导入是关键。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要简洁明了,同时还要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多媒体的运用则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段动画演示可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段小视频能将一个故事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多媒体演示手段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注意力很快从课间的活动中快速转移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之上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导入简明,生动,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班班通”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充实了教学内容。
同一个单词的使用,同一个语法点的讲解,在屏幕上可以呈现更多的例句,更多的说明,有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以单词cover为例,它在字典上的意思有很多种。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将这些意思以及例句分别列出,再督促学生背下来。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出这个词常用的场合及例句,再以引导学生自己猜测词义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意思掌握起来当然也轻松多了。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四、“班班通”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材涉及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新鲜话题,内容上更加宽泛。但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大量的单词加上原汁原味的语言描写都给文章的理解带来了困难。而有了班班通,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文学作品的影视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使英语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转而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会再对英语课敬而远之。比如说,在讲选修8Unit4 Pygmalion时给学生播放了电影“My fair lady”这样学生对“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如,选修9unit3Australia这一单元我们给学生放了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的一些视频,学生很感兴趣,课堂上非常积极活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五、 “班班通”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模式是“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本”。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有形的,可感知的,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当学生置身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他们会对即将开始的学习活动充满渴望和自信,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地学习材料和学习通道,完全没有焦虑感,这完全是多媒体英语教学起的重要作用。多媒体容声,色,文为一体。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学生在课堂上会很活跃,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班通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掌握,但很多老师在班班通的使用上存在很多误区,如果陷入其中,我们的教与学不但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其广泛的使用还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人的英语课堂的观察,我发现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班班通”利用的“简单化”、“程序化”。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也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多是以简单的Power point等形式“走马观花”式的将图片展现给学生。课堂中无法创设出真实的生活情景,任务活动因此不能顺利地开展。初期,因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钝化,“审美视觉”也产生了疲劳。
第二,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单纯追求直观的形象,漂亮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反而忽视了对本学科的内容的认真、细致的讲解。而学生也往往带着“看热闹”的心理来听课,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看的时候都明白,可是课下却什么都说不清楚。
第三,由于课件比较方便,老师们向学生罗列的信息也多了,大量的信息让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对学习“含的多嚼不烂”。比如一个语法知识点,定语从句的讲解,网上就有大量的资源。有的老师就很不负责任的把各种与定语从句有关的资料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既不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做任何知识上的调整,罗列大量的信息,结果学生记得多,同时也记的乱,最后自己也不知所云,那样情况就糟糕了。
第四,很多老师在课件当中加入了声音以及文字的讲解,然而过分的依赖这些声音和文字,而没有了自己的板书,没有了生动丰富的人性化的讲解,使课堂教学也变得死板,枯燥无味。殊知对于英语这科来讲,老师的讲解才是学生理解的源泉所在。
第五,有一些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从网络平台上找到相关的课件,不加修饰直接拿来讲课,既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来设置课程讲解,甚至有时也与上堂课讲的东西脱节,很不利于打造真正的有连续性,有针对性地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