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

【作者】 张名彪

【机构】 湖北省建始官店熊母中心小学

【摘要】 摘要:看图说话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特有形式。要提高看图说话水平就需要教师很好的解决学生在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一些毛病,努力锻炼“看图、想图、说图”的能力。本文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二、启发想图,培养想象力;三、“引导说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有计划有目的既循序渐进、又进行扎实训练,在学习方法的同时更重视积累,有效医治学生的“常见病“,学生们也就一定会看、善看且会说、善说。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看图说话 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
【正文】看图说话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特有形式。要提高看图说话水平就需要教师很好的解决学生在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一些毛病,努力锻炼“看图、想图、说图”的能力。本文是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做法:
一、 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是看图说话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手段,图是说话的依据,低年级学生在看图说话时普遍存在“视而不见”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因为心理发展的的成熟、生活、知识、经验缺乏,对某事物只注意某一局部而忽视其余部分,如《春天来了》一文中,学生回答“从图上哪儿看出春天来了”时,往往只注意醒目的桃花开了,至于桃花的颜色学生就“视而不见”了。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帮助他们注意事物的色彩,让他们在说话时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细致地看图,注意图中事物的联系,边看边想,弄清图的意思。
二、 启发想图,培养想象力
“想图”是看图说话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看图说话不能缺少这一重要内容。但教学中,学生往往就事论事,很少联想和想象,当然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不可能有成年人的想象力,他们也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进行联想和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给予帮助,引导他们先将 画面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启发他们想象,使他们对各部分的意思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如《离群的小鸡》这一幅图,学生在观察了解大体内容后,教师要诱导他们展开想象,根据学生思维能力设计一些问题。如:小黑鸡为什么离开鸡群?离开鸡群后小黑鸡可能会想些什么?……这样,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或想象,经常训练,学生就会在往后的训练中该想象时就想象,该联想时就联想了。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说话内容,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引导说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说图“体现看和想的成果,它是培养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每幅图都有自己的主题,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幅图才算真正看懂。一般来说,教材中的大部分图画其主题是浅显的,特别是用于低年级的图画,主题大都一目了然,但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忽略主题,使得表达时缺了灵魂,难以说生动,这是学生不能结合学过的知识和熟悉的生活,不能将具体的事物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的缘故,当然,对低年级学生不能要求苛刻,但教者有必要注意引导,例如六年制第二册基础训练四中的说话,看图回答问题,这是一幅反映放学后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图画,在指导学生观察这幅图时,先让学生全面了解图上各种事物和人物的活动是不够的,还要把各种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欢乐,美丽而可爱的校园是学生的乐园这一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它,并引导学生去挖掘它,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或满足于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而忽略了校园生活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这一内涵。只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有更多的话说,会说的既具体又连贯,既生动又有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说话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有计划有目的既循序渐进、又进行扎实训练,在学习方法的同时更重视积累,有效医治学生的“常见病“,学生们也就一定会看、善看且会说、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