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初探
【作者】 刘建青
【机构】 内蒙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摘要】摘 要 细胞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专业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门课程, 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发展迅猛的前沿学科之一。与其配套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重点论述了从单纯上好实验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念转变过程中,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实践。【关键词】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正文】细胞生物学在大学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面向生命科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而与其相应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对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 实践教学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生物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大多数高校在人数上扩招的同时,在硬件设施上并没有相应的投入。加之细胞生物学是当代生物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尖端学科,新内容层出不穷,而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仍然采用几十年前的实验大纲,实验手段与实验设施仍然滞留在初始水平,实验教学方法也是最初的固有的模式,与日新月异的理论发展以及实验硬件需求不相对应,实验课并没有达到他本身的目的。因此,如何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体系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1. 1 实验内容陈旧,与学科发展相脱节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有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研究奠定基础。然而,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附属,内容陈旧、 缺乏当代常用的技术手段和知识的综合性运用。由于受到课时、实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国内多数高等生物科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内容还是重复几十年前的大纲。从技术角度来讲,实验水平多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实验只是验证已知的结果,实验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基本固定的。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获取正确答案的重要性,学生基本是“照方抓药”式的机械模仿,探索性不够,从而使其实验积极性不高,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加之又缺少那些能够体现学科进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多媒体教学资料与手段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现状。
1.2教学方法匮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受限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实验,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主宰–顺从”的关系,互动和交流极少,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只培养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贫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3 教学技术老套,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欠佳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改革中逐渐普及起来,新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时空概念。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鉴于具有全天候、全开放的特点,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堂”。同时,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赋予传统课堂多维的教学空间和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然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网站内容不够丰富。另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教学实验室在工科和医学实验教学上已经有所使用,但在生物科学得实验教学上鲜见应用[3]。
1.4 实验课授课形式单一,学生自主性缺乏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实验教学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由老师事先准备好,然后在固定的时间按教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去做,最后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结果是操作过程模式化、简单化,实验结果雷同化。事实上由于现在大学课程日益繁多,学生很少能提前预习实验,学生在主观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大削减了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合理解。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很少有人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另外,教学目标也没有对学生文献查阅、资料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提出具体的培养和考核要求。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满足开设现代细胞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的需要,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势在必行。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初探
2.1 更新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验证和实验结果的获得,较少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培养,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则是改革的核心。首先,应该针对实验大纲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调整,对一些侧重验证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进行缩减,比如:细胞凝集反应、细胞膜的渗透性等这些学科发展最初被验证的实验。增加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的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另外,应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时数,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开设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创新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
根据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本身的性质及相互联系,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的安排可以参照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4]。第一阶段为细胞生物学基础性实验,36学时,在大二春季学期开设的必修实验课,主要开设验证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课程,旨在加强对细胞生物学基本知实验课程;第二阶段为提高性实验,108学时,是在大三秋季学期开设,主要开设系统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内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修,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第三阶段为延伸性或拓展性实验54学时,在大三秋季学期开设,主要开设动植物材料的显微制片、显微摄影和图像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关键。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比较而言,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更为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同时采用严格的实验课考核评估体系,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实验室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难度,可以使原本口头讲述困难或者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的性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购买一些细胞生物学实验演示教学光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弥补课时与实验条件的限制。例如牛蛙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观察实验,操作效果总是不理想,原因是取材的准确性、质量和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为此可以购买染色体的切片,通过电视展示给学生,既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些前沿性课题的进展、或好的结果、图片,则可以从网上下载以最快的速度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基础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6]。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和具体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根据细胞生物学实验学科特点进行分类和充实,可以将以往零散孤立的10多个实验有机整合为3个综合型实验模块。①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让学生按大纲上的实验方案和步骤,预约后利用开放实验室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这样既解决了由于仪器设备不足、课时数少等的限制,又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动手的机会;②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和步骤,然后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预约,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从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③科技创新的实验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到开放实验室进行,这样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和优秀毕业论文人数的数量。
(三)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优化实验教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
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及现代实验技术的引入必须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作为支撑。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验条件的支持。对一所高校来说,如果没有基础较好的实验设施,没有一支优秀并且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也就无法保障创新性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可以正常实施和运行新开设的实验教学项目,成立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多媒体互动教室,完善的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室,添置各种类型设备。这些条件是实验教学改革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创新实验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要充实细胞生物学课程组师资队伍。
(四)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
原先的实验考核基本上只依据实验报告和最后的实验考试,平时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在最终的总成绩中体现得很少。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也应是最终的落脚点,应予以特别重视。为了引起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学习的重视,采取严格、公平、公正的实验考核评估体系。在期中和期末的理论课试题中实验内容要占一定的比例,同时无故缺席或者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课考试。而实验课成绩则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实验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来确定。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上实验课的足够重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结语
近年来,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的改革与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科在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也有待进一步深入。从学科发展来看,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繁杂,有些方法非常经典,而有些又非常新颖,因而处理好经典与先进、基础与前沿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修订和编写实验教材,应该是我们始终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丽娟,来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23-124.
[2]宋宏涛,张伟.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实例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31-3.
[3]汪航,孙琪.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39-41.
[4]高清祥,侯岁稳,高欢欢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2期.
[5]陈乃清,宋平,李晓迎,郝广勤,余其兴.改革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J].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2):8-11.
[6]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实行研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2005 (4):8-91.
1刘建青,1977年出生,女,汉族,讲师,天津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
1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体系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1. 1 实验内容陈旧,与学科发展相脱节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有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研究奠定基础。然而,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附属,内容陈旧、 缺乏当代常用的技术手段和知识的综合性运用。由于受到课时、实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国内多数高等生物科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内容还是重复几十年前的大纲。从技术角度来讲,实验水平多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实验只是验证已知的结果,实验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基本固定的。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获取正确答案的重要性,学生基本是“照方抓药”式的机械模仿,探索性不够,从而使其实验积极性不高,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加之又缺少那些能够体现学科进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多媒体教学资料与手段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现状。
1.2教学方法匮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受限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实验,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主宰–顺从”的关系,互动和交流极少,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只培养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贫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3 教学技术老套,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欠佳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改革中逐渐普及起来,新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时空概念。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鉴于具有全天候、全开放的特点,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堂”。同时,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赋予传统课堂多维的教学空间和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然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网站内容不够丰富。另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教学实验室在工科和医学实验教学上已经有所使用,但在生物科学得实验教学上鲜见应用[3]。
1.4 实验课授课形式单一,学生自主性缺乏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实验教学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由老师事先准备好,然后在固定的时间按教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去做,最后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结果是操作过程模式化、简单化,实验结果雷同化。事实上由于现在大学课程日益繁多,学生很少能提前预习实验,学生在主观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大削减了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合理解。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很少有人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另外,教学目标也没有对学生文献查阅、资料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提出具体的培养和考核要求。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满足开设现代细胞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的需要,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势在必行。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初探
2.1 更新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验证和实验结果的获得,较少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培养,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则是改革的核心。首先,应该针对实验大纲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调整,对一些侧重验证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进行缩减,比如:细胞凝集反应、细胞膜的渗透性等这些学科发展最初被验证的实验。增加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的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另外,应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时数,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开设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创新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
根据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本身的性质及相互联系,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的安排可以参照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4]。第一阶段为细胞生物学基础性实验,36学时,在大二春季学期开设的必修实验课,主要开设验证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课程,旨在加强对细胞生物学基本知实验课程;第二阶段为提高性实验,108学时,是在大三秋季学期开设,主要开设系统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内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修,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第三阶段为延伸性或拓展性实验54学时,在大三秋季学期开设,主要开设动植物材料的显微制片、显微摄影和图像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关键。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比较而言,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更为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同时采用严格的实验课考核评估体系,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实验室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难度,可以使原本口头讲述困难或者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的性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购买一些细胞生物学实验演示教学光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弥补课时与实验条件的限制。例如牛蛙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观察实验,操作效果总是不理想,原因是取材的准确性、质量和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为此可以购买染色体的切片,通过电视展示给学生,既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些前沿性课题的进展、或好的结果、图片,则可以从网上下载以最快的速度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基础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6]。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和具体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根据细胞生物学实验学科特点进行分类和充实,可以将以往零散孤立的10多个实验有机整合为3个综合型实验模块。①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让学生按大纲上的实验方案和步骤,预约后利用开放实验室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这样既解决了由于仪器设备不足、课时数少等的限制,又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动手的机会;②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和步骤,然后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预约,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从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③科技创新的实验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到开放实验室进行,这样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和优秀毕业论文人数的数量。
(三)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优化实验教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
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及现代实验技术的引入必须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作为支撑。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验条件的支持。对一所高校来说,如果没有基础较好的实验设施,没有一支优秀并且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也就无法保障创新性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可以正常实施和运行新开设的实验教学项目,成立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多媒体互动教室,完善的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室,添置各种类型设备。这些条件是实验教学改革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创新实验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要充实细胞生物学课程组师资队伍。
(四)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
原先的实验考核基本上只依据实验报告和最后的实验考试,平时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在最终的总成绩中体现得很少。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也应是最终的落脚点,应予以特别重视。为了引起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学习的重视,采取严格、公平、公正的实验考核评估体系。在期中和期末的理论课试题中实验内容要占一定的比例,同时无故缺席或者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课考试。而实验课成绩则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实验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来确定。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上实验课的足够重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结语
近年来,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的改革与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科在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也有待进一步深入。从学科发展来看,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繁杂,有些方法非常经典,而有些又非常新颖,因而处理好经典与先进、基础与前沿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修订和编写实验教材,应该是我们始终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丽娟,来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23-124.
[2]宋宏涛,张伟.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实例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31-3.
[3]汪航,孙琪.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39-41.
[4]高清祥,侯岁稳,高欢欢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2期.
[5]陈乃清,宋平,李晓迎,郝广勤,余其兴.改革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J].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2):8-11.
[6]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实行研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2005 (4):8-91.
1刘建青,1977年出生,女,汉族,讲师,天津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