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复习的一点体会

【作者】 刘培林

【机构】 山东省昌乐朱刘街道都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提到复习,学生怕,老师累。逐课逐项过,教师磨破了嘴,讲哑了嗓、改疼了手,学生是做累了、听烦了、抄够了、背腻了,看见老师就发怵,师生均有不堪重负之感。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作为“温故而知新”的复习课,怎样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达到理解,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呢?明确复习的任务,掌握复习的方法才能有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了解现状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前老师先查遗补缺,针对这些缺漏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现状进行评估,做到知已不足,学生间互相评价,做到取长补短。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结合学生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二、明确目的
    复习的目的是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串通,使其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实质,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三、制定计划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复习期间的”纲”就是师生划定的复习范围明确学习目标。使”纲”成为学生复习的奋斗目标。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复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先通览教材,梳理教材内容,把握重点,难点,明确复习范围,确定复习方法.根据学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复习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复习:第二阶段,进行重点复习:第三阶段,做综合试卷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复习所获,尝试拟出习题题。  让每位学生都制定出合理,高效,劳逸结合的复习计划。
  四、实施过程
  1、全面复习时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教材为基础,前后照应,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的方法是分块复习法,即把每个单元或几个单元融在一起,打乱原来课本的顺序。这样复习起来用时少,效率高。
  2、重点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要分清主次,吃透重点内容,重视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牢记课文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要点。在复习重点中我采用的是系统归纳法,胸怀全册书,多动脑子。理顺知识,从中探索出规律,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3、突破难点。有些内容是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但学生尚未掌握,这就是难点。这就需要多练习,举一反三,直到真正理解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要求学生多看课文,进行归纳,逐个击破。
  五、巧用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复习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悟出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又及时配以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段落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练习。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谈收获实际上是总结学习方法,”疑惑”让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1、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增加语文活动的趣味性,如找朋友,开火车,一家亲,等游戏来巩固字,词,多音字,同音字……
  2、在复习阅读知识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修改病句练习:
  A、找出各练习中的病句,明确病因;
  B、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改,并说出病因;
  C、让学生在自己成同桌什么本上找出曾写错的句子,分析病因,并改正过来,有疑惑的句子,同桌讨论修改。这样,针对性强,又发挥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3、在复习单项知识时,要注意知识的联系性。如查字典的几种方法,句式的几种转换、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等。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这样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点融合贯通,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六、精选习题
  习题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优质的习题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所以灵活多样的习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就学生自身来说,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很短的,但随着他对他所从事的事情的兴趣的加深,他有意注意时间不知要增加多少倍。
  由于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不尽相同。教师选习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特点,也要考虑到个别现象,因此,选择习题要精,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启发性讲究思维价值的习题,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可以组成互帮小组,让学生在讨论,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技能技巧的迁移。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可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从而达到通过复习培优补差的目的。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习题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七、轻松面对
  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考试。考试是对自己的一个检测,考试是督促我们高质量学习的办法,考试的真正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面对每一个的检测,我们只需要学会超越自己,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只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三有”,“三多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多看见课本,多动脑筋,多运用。复习的过程是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是教师调整方法与提高的过程。复习是师生共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小结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验证和优化。最终让教师与学生都体会到复习是快乐的,是考试前的自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