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爱撑起班级管理的蓝天
【作者】 扎西央宗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中学
【摘要】 摘要: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也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奥秘所在。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服务者,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细心帮扶每一位学生,切实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关键词】关键词:班级 管理 关爱
【正文】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的教育,就如没有水的湖。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需要爱,班级管理更需要爱。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我认为用爱心去做好班务工作,加强班级管理,是我们从教作班主任的前提和先要条件。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班主任工作,谈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热爱学生,爱学生才能爱工作、爱教育,也才能做好班务工作。可以说爱是育人的前提,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没有热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现在“00后”初中生个个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如果到校没有受到爱的关怀,就会感到失望和无助,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要当一个好班主任,就要像妈妈心疼儿子一样关爱学生,使他感受到班级有如家般的温暖,又特别是现在的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问题学生等,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爱。例如,在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时,我首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我更是关怀备至的体贴他们,使他们重新得到关爱,那些父母早亡,父母离异的孩子心里都有阴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学习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因为他们缺少爱,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学习。近年来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失去了同龄人应得到的一切。有时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爱的召唤,使孩子们有了热情,也愿学了。我想,什么是爱,这就是爱。而且这是更有价值的爱,这是社会的嘱托,事业的期望,这种爱,正是我们教师责任心的源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感到关爱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中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对人的成长一生有利。初中时代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加强班风班貌建设,让学生感到班级大家庭的关爱。
从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树立为生服务的理念,切实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寓爱于教,热心引导。在日常班务中或主题班会中,我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性,给他们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然后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三、建立常规,让学生感到呵护
常言道,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学生就是花圃里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培育,方能健康成长。爱虽是教育的主题,但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游戏规则”,班级管理更需要建立常规,让学生有一定的纪律意识。刚入学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等都编成儿歌,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并且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进行训练,细心扶持,使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我给他们编了一首儿歌是:闹铃响,快快起,背书包,上学去,遇同学,微微笑,见老师,就问好,进教室,搁书包,拿出书,快学习。时间一长,晨读的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著名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碰到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关心外,使学生感到呵护,还特别要对那些顽劣儿童更细心的扶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四、开展竞争,激发学习活力
加强班级管理,除了爱字当先,那就是纪律约束,简言之,以制管理,情感育人。光凭这点不够,光凭教师个人之力也不够,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与建设,共同营造这其乐融融的班级大家庭。日常管理中,我是开展竞争来激发班级活力的,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我们知道,现行初中生独生子女较多,个个争强好胜,利用这一点开展竞争,就容易开展学习竞赛。每次竞赛之前,我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如书法比赛之前,我说:“同学们,这节写字课,我们进行书法比赛,要求字写得横平、竖直,笔画清楚,端正有力,看谁写得最漂亮,写得好的,我们就评他为小书法家。老师还要把写得好的张贴再专栏里,老师还有很多的小奖品要送给大家。”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评出来的小书法家们,得到了奖品,心里可高兴呢。学习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有了兴趣,自然就乐于参与班级管理中来,成为班级管理小主人。
总之,爱是班级管理的天职。我们只有把爱撒向班级,班级才能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沃土。当然,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班务工作,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沈阳出版社。
【2】杨淑芬,润物细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
【3】卜云芝,班主任工作创新[J].中初中教育与管理杂志社。
一、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热爱学生,爱学生才能爱工作、爱教育,也才能做好班务工作。可以说爱是育人的前提,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没有热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现在“00后”初中生个个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如果到校没有受到爱的关怀,就会感到失望和无助,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要当一个好班主任,就要像妈妈心疼儿子一样关爱学生,使他感受到班级有如家般的温暖,又特别是现在的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问题学生等,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爱。例如,在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时,我首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我更是关怀备至的体贴他们,使他们重新得到关爱,那些父母早亡,父母离异的孩子心里都有阴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学习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因为他们缺少爱,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学习。近年来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失去了同龄人应得到的一切。有时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爱的召唤,使孩子们有了热情,也愿学了。我想,什么是爱,这就是爱。而且这是更有价值的爱,这是社会的嘱托,事业的期望,这种爱,正是我们教师责任心的源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感到关爱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中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对人的成长一生有利。初中时代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加强班风班貌建设,让学生感到班级大家庭的关爱。
从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树立为生服务的理念,切实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寓爱于教,热心引导。在日常班务中或主题班会中,我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性,给他们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然后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三、建立常规,让学生感到呵护
常言道,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学生就是花圃里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培育,方能健康成长。爱虽是教育的主题,但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游戏规则”,班级管理更需要建立常规,让学生有一定的纪律意识。刚入学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等都编成儿歌,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并且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进行训练,细心扶持,使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我给他们编了一首儿歌是:闹铃响,快快起,背书包,上学去,遇同学,微微笑,见老师,就问好,进教室,搁书包,拿出书,快学习。时间一长,晨读的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著名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碰到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关心外,使学生感到呵护,还特别要对那些顽劣儿童更细心的扶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四、开展竞争,激发学习活力
加强班级管理,除了爱字当先,那就是纪律约束,简言之,以制管理,情感育人。光凭这点不够,光凭教师个人之力也不够,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与建设,共同营造这其乐融融的班级大家庭。日常管理中,我是开展竞争来激发班级活力的,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我们知道,现行初中生独生子女较多,个个争强好胜,利用这一点开展竞争,就容易开展学习竞赛。每次竞赛之前,我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如书法比赛之前,我说:“同学们,这节写字课,我们进行书法比赛,要求字写得横平、竖直,笔画清楚,端正有力,看谁写得最漂亮,写得好的,我们就评他为小书法家。老师还要把写得好的张贴再专栏里,老师还有很多的小奖品要送给大家。”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评出来的小书法家们,得到了奖品,心里可高兴呢。学习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有了兴趣,自然就乐于参与班级管理中来,成为班级管理小主人。
总之,爱是班级管理的天职。我们只有把爱撒向班级,班级才能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沃土。当然,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班务工作,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沈阳出版社。
【2】杨淑芬,润物细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
【3】卜云芝,班主任工作创新[J].中初中教育与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