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者】 李军乔
【机构】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摘要】以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有利于带动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基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提高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的角度,针对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中职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旨在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关键词】职业学校;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性,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劳动者,使学生具有特定的职业方向,进行特定职业技能训练。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限制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促使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必须找到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和落后的方面,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应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要完成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人才。
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与学习积极性差,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因此,中职学校必需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二、中职学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今大多数中职学校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实训基地,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轻实训;实训教学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体现不出中职特色。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仅仅把实训教学视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而忽略了实训教学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从而影响实训教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二)实训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职业学校由于资金缺乏,实验室设备老化、实训开出率较低;实训基地建设停滞不前,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培训计划与培训经验。
(三)实训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在一些中职学校里,大部分年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另外,由于实训教学存在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课时计算不合理等因素,所以一般教师不愿从事实训教学,致使实训教学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人员不稳定。
实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践技能弱。外聘的企业师傅懂得工作流程和技能,但缺少理论提升及教学指导经验;既会做、又会教的双师素质实训教师数量少之又少。
(四)实训教学管理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实训教学的设备仪器、人员、场地、经费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调配,未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充分发挥其办学的效益;对实训教学的组织难以做到统一、规范的管理,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对实训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三、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改进措施
各类职业学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政策措施,提高实训技能课的科技含量和构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
(一)转变教学理念
职业学校在实训教学中,要凸显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管理中,要把握能力评价导向。其次,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改革课程设置。按照“能力本位”的教学要求对课程进行改革,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且确立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以技能为教学主线,以加强实训为重点。大力推行模块化、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方法,使教与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
先后在校内建立起有实力、有特色、有区位优势、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学生实训基地,如养殖实训基地、种植实训基地、食品加工基地等,同时与校外企业合作设立一批供学生顶岗生产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三)建立健全实训制度
建立一整套实训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保证。一是教师方面。建立各种工作职责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训教学工作规范、设备使用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二是学生方面。建立实训纪律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责任事故处理规范等。三是物资方面。建立库房管理规定、物资借用领用制度等。同时,实训基地作业区域要划分明确,标识警示用语规范。在实训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把实训车间变为“生产车间”,建立健全实训制度,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四)建立现代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实训成绩评定方法,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教师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实训的实施方案能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主要是看学生实训时对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实训项目完成的质量、有无创新表现、对制度的遵守程度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实训课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实训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学校每年根据需要,从企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到学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同时学校每年又有计划地派遣一些教师到一些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去实践锻炼,教师通过深入生产一线不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六)开展各种教育模式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通过各类比赛强化专业技能 技能竞赛活动是学校、师生间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具有深厚底蕴。通过竞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了教师致力于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热情。通过竞赛,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我校近几年参加国家级与省级的多项技能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开展订单式教育 订单式教育的实质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开展“双证书”培养模式 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应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之中,强化学生的实训技能练习。
总之,职业教育要有更大的作为,就必须要突破实训教学的改革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岗位竞争能力,兼顾学生就业与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认真研究和探索,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结构调整,推进创新,强化实践教育,办出特色,就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琪.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3(3).
2.王颖.中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职教育,2011(5).
3.万杨.中职学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2(11).
4.王建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