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张小芬

【机构】 浙江兰溪市女埠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才能使数学这一古老的课题更具有生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初一课本上一道题目出现的“正二十面体”,学生都对此不理解什么是二十面体,可以介绍多面体的化学中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比如说大家知道的钻石;又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时,可以介绍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初一年级教学“世界新生儿图”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老师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延伸学生的思路,如我国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三,我国一年的新生儿世界第二,而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却少的惊人,那么我们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那么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用我们的知识来振兴祖国,科技兴国。在其他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三、勾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加与减的互逆,乘与除的互逆,性质与判定的互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适时引导,进行早期的生活观念教育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适时引导,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如在进行“概率”一章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同时,还应注重联系实际挖掘生活中一些带有赌博色彩的“概率”游戏。如转盘游戏,掷骰子,摸21点等等。通过对这些游戏中输与赢的“概率”计算,揭示出这一些游戏本身暗藏的不公平,如果在加上赌博者类似魔术的卑鄙手法,一般人想赢那是很难的。通过样的教育,使学生提早辨明是非,甚至可以尝试让他们帮助社会上一些痴迷赌博的人算算“概率”帐,认清赌博真相,戒除赌隐。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五、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