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提高民族学生汉语阅读教学

【作者】 赛音特尔

【机构】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

【摘要】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为了运用、那么运用就是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它是通过阅读大量的阅读来培养。
【关键词】阅读 技能 教学
【正文】随着HSK在新疆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的实行,对汉语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从HSK的成绩来看,汉语阅读理解的成绩并不理想。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
 ?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信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图像也可),通过阅读过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受、分析和理解,把信息恢复过来。阅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可配少量题目,用以检查对教材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有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阅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对于这一类以专项训练为主的活动,应提供训练性的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某项阅读技巧。?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应把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
????????一、?指点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选好材料?
????????当我们通过预测认定了应该阅读的材料之后,最常见的就是要从所读材料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快速阅读,尽快找到这些信息,对其他信息可以忽略或只作粗略的了解。高中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常是,这一步只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求学生迅速找出答案,以提高他们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或笔记本上所安排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或笔头练习,如:回答问题、找出多音字、作笔记、不会读的查字典、寻找主题句、归纳大意、改写、听写词语、找出四字成语、复述课文、等,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高中学生的汉语词汇有限,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主要就是因为所选文章词汇量大、生词多,影响阅读速度,学生不感兴趣,结果就坚持不下去。学生应根据所学词汇,选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的简易本或其他一些简易读物,如对童话、寓言、小说、名人传记、报刊杂志、中的小短文适当作出选择。材料选定后,教师可适当改写,添加必要注释,以适应高中学生的需要。??
由于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所以就分别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大幅度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我逐步形成了“导——读——练”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也应遵循这种模式,“导”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转贴于 23
(一)导入——感知教材。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再加上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这些工作可包括:(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问题设计是汉语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素质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焦虑感。(3)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以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
???(二)读——理解教材。这同样是输入阶段。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辨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的种类可分为下面三种:(1)粗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弄清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2)跳读。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而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需要阅读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3)细读。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并掌握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练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所有操作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有机结合,比如让学生口头造句,快速把所学词语连城一段话,复述课文等等。?
????????学无止境,阅读也无止境。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下定决心,纠正不良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改进阅读方法,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才会使阅读理解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汉语学习的根本基础。学生只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汉语语感、才能通过汉语获取外界信息更好地推动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