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概念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作者】 胡贵军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通过提出、分析概念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重要性;使用概念法教学,多元化教学,重温深挖概念,使概念间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从深度广度上得到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三生物 概念教学 知识点
提出由来:
1、自2016年高考起,我省启用全国理综卷。全国卷较山东卷更注重基础考察,更突出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如跨膜运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伴性遗传、光合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等。从得分情况来看,好多失分的原因是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充分,导致不会运用或错用。
2、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新兴阶段,好多教师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分强调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最本真的概念教学,使得教学效果犹如空中楼阁岌岌可危。
3、以往的观点:概念教学只适用于新授课教学,而高三的复习不适合运用,因为高三的复习要追求“高”——起点要高,“大”——容量要大,“尚”——要有新意。这样一来,很容易忽视了基础,成为无水之源。
理论依据:
1、学生掌握知识是每个知识点都是由概念出发,再到理论掌握最后技能运用,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只有抓住了概念的理解,才可能会有知识的应用。
2、高三的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的要求是“深挖洞广积粮”。要做到这一点就脱离不了基本概念这一基础知识,要想知识学扎实,必须从概念的理解出发。所以,概念教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必需的。
具体实施方法:
1、用分析法重温概念
分析法是概念教学中的常规方法,在新授课时尤为适用,在一轮的复习中也尤为重要,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把握概念。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内容的复习时,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为:“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所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此概念包含以下信息:(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是进行减数分裂的主体,指明了什么样的生物可进行减数分裂。(2)“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是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3)“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减数分裂的结果。如此一来,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便可以从主体、时间、结果三个方面去把握,既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为后面复习减数分裂的场所、过程及特点作好了铺垫。
2、用多媒体活化概念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常常感到很枯燥,理解起来有困难。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生硬的表述生动起来。例如:在复习《基因的表达》时,转录和翻译时,仅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与插图,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一系列的动态过程。因此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相关的动画,生动连贯地展示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DNA分子先解旋,然后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mRNA分子,此过程为转录。随后,mRNA从DNA分子上脱离下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合成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这样,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脑海中,转录和翻译再也不是几句生硬的表述,而是清晰生动的画面,学生记忆将更加深刻,理解起来也变得容易多了。这样,学生才能想学、乐学。
3、用比较法辨析概念
在教学复习中,总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单个概念能基本掌握,但遇到多个相似概念时往往容易混淆,显得比较迷茫。这时采用比较法帮助他们辨清概念就是不错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不少学生容易混淆种群密度与丰富度这两个概念,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而丰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请学生回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区别进而得出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区别:种群密度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种群中有多少个个体;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群落中有多少种生物。
4、用概念图强化概念
概念图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纽带构建起的知识网络。学会建构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普遍联系、体系严整的知识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新课程标准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几乎在教材每一章的课后练习题中都有概念图这一题型,这是新课程标准教材的一大亮点。我们帮助学生构建概念图这样可以使每一节部分知识都完整有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整体把握。例如:在讲完神经调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构建以神经调节这一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概念图(附后)。
5、构建网络联系概念
生物学科中的知识都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在把握了生命的特征主线之后,可以把与这条主线上的知识从横向的方面进行扩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横向和纵向地丰富生物知识网络体系,能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在生物学科的内容中,既有按照纵向结构排列在主线上的知识点,又有处于并列关系上横向方向上的知识点,这些内容是存在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增加对生物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生物的能力。
6、设计习题巩固概念
利用习题检测反馈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巩固概念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设计习题时要做到题题精选,要注重基础,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有合理的难度梯度,不可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因为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基础,没有基础的能力是不存在的。例如用图解归纳法掌握巩固概念。图的形式有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显微摄影图、饼状 图、表格等。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和高等动物的生命调节过程等知识就适合于用该种方法进行复习。其实高考题中就有很多图解类题目。首先,要知道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图解中,有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结构,以及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物质;然后,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下丘脑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使用的条件,不可过多也不可没有。概念教学也一样,我们既要重用它,但又不可抛弃其它的教学方法,应该使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使知识变活,便于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淑荣.创新教法培养兴趣打造高效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9):107-108.
关键词:高三生物 概念教学 知识点
提出由来:
1、自2016年高考起,我省启用全国理综卷。全国卷较山东卷更注重基础考察,更突出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如跨膜运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伴性遗传、光合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等。从得分情况来看,好多失分的原因是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充分,导致不会运用或错用。
2、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新兴阶段,好多教师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分强调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最本真的概念教学,使得教学效果犹如空中楼阁岌岌可危。
3、以往的观点:概念教学只适用于新授课教学,而高三的复习不适合运用,因为高三的复习要追求“高”——起点要高,“大”——容量要大,“尚”——要有新意。这样一来,很容易忽视了基础,成为无水之源。
理论依据:
1、学生掌握知识是每个知识点都是由概念出发,再到理论掌握最后技能运用,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只有抓住了概念的理解,才可能会有知识的应用。
2、高三的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的要求是“深挖洞广积粮”。要做到这一点就脱离不了基本概念这一基础知识,要想知识学扎实,必须从概念的理解出发。所以,概念教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必需的。
具体实施方法:
1、用分析法重温概念
分析法是概念教学中的常规方法,在新授课时尤为适用,在一轮的复习中也尤为重要,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把握概念。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内容的复习时,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为:“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所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此概念包含以下信息:(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是进行减数分裂的主体,指明了什么样的生物可进行减数分裂。(2)“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是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3)“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减数分裂的结果。如此一来,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便可以从主体、时间、结果三个方面去把握,既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为后面复习减数分裂的场所、过程及特点作好了铺垫。
2、用多媒体活化概念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常常感到很枯燥,理解起来有困难。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生硬的表述生动起来。例如:在复习《基因的表达》时,转录和翻译时,仅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与插图,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一系列的动态过程。因此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相关的动画,生动连贯地展示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DNA分子先解旋,然后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mRNA分子,此过程为转录。随后,mRNA从DNA分子上脱离下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合成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这样,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脑海中,转录和翻译再也不是几句生硬的表述,而是清晰生动的画面,学生记忆将更加深刻,理解起来也变得容易多了。这样,学生才能想学、乐学。
3、用比较法辨析概念
在教学复习中,总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单个概念能基本掌握,但遇到多个相似概念时往往容易混淆,显得比较迷茫。这时采用比较法帮助他们辨清概念就是不错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不少学生容易混淆种群密度与丰富度这两个概念,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而丰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请学生回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区别进而得出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区别:种群密度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种群中有多少个个体;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群落中有多少种生物。
4、用概念图强化概念
概念图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纽带构建起的知识网络。学会建构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普遍联系、体系严整的知识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新课程标准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几乎在教材每一章的课后练习题中都有概念图这一题型,这是新课程标准教材的一大亮点。我们帮助学生构建概念图这样可以使每一节部分知识都完整有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整体把握。例如:在讲完神经调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构建以神经调节这一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概念图(附后)。
5、构建网络联系概念
生物学科中的知识都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在把握了生命的特征主线之后,可以把与这条主线上的知识从横向的方面进行扩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横向和纵向地丰富生物知识网络体系,能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在生物学科的内容中,既有按照纵向结构排列在主线上的知识点,又有处于并列关系上横向方向上的知识点,这些内容是存在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增加对生物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生物的能力。
6、设计习题巩固概念
利用习题检测反馈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巩固概念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设计习题时要做到题题精选,要注重基础,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有合理的难度梯度,不可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因为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基础,没有基础的能力是不存在的。例如用图解归纳法掌握巩固概念。图的形式有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显微摄影图、饼状 图、表格等。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和高等动物的生命调节过程等知识就适合于用该种方法进行复习。其实高考题中就有很多图解类题目。首先,要知道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图解中,有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结构,以及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物质;然后,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下丘脑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使用的条件,不可过多也不可没有。概念教学也一样,我们既要重用它,但又不可抛弃其它的教学方法,应该使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使知识变活,便于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淑荣.创新教法培养兴趣打造高效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