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读书成为习惯 书香成就人生

【作者】 孙丽华

【机构】 山东青岛莱西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前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所以,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管理,拓宽阅读渠道  
  1.加强教师读书管理。
  (1)学习反思,提升素养。我们要求教师每周读教育期刊,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许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读书,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
  (2)聘请名师来校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我校聘请了教研室张主任来校讲座。强调了一个会上课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的老师。半天的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强烈震撼和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不可能人人去当名师,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好老师,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读书汲取新的知识,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2、加强学生读书管理。
  为了激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掀起读书热潮,学校利用课间操时间召开"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溢满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通过校长讲话,激发起全体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全体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中。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环境。
  (1)让图书"走出"图书馆
  学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突出体现学校的书香特色,让学校处处都昭示书香醉人、诗情画意。学校主干道旁,教室内、外墙壁醒目处悬挂和张贴着各类经典名言警句,具有鼓励、教育、警示而又人性化的古人古语,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师生时时处处徜徉在书韵墨香的氛围中,心灵接受着文化美,自然美,生活美的浸润和熏陶。
  (2)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气息 
  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 各班的黑板上方,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并充分利用学校读书长廊,开展"解读读书长廊"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3)让图书馆作为书香校园的建设阵地
  学校始终坚持把图书馆的建设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阵地。近年来,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地添置图书。学校现有图书约2万册,为了便于学生借阅图书,我校从二年级开始就给学生办理了借书证,规定每班两周一次集体借阅刷卡,其余时间全天向学生开放借阅,每人每班的借阅率一目了然。规范化的管理使我校图书馆被评为"莱西市先进图书馆"。在着力做好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同时,狠抓班级、办公室"图书角""书橱"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班级成立图书管理小组,人手一张借书卡,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进行。各班长期开展"学生捐书"活动,使班级图书更新周期短,且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
  二、韵由读生,培养阅读情趣
  "读书成为习惯,书香成就人生",为了让广大学生爱读书、乐读书,学校以"沐浴书香,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读书活动,催生出精彩校园。我们还把读书与常规有机结合,每周做到四个一。
  (1)每周一积。走进我们每个班,都会看见黑板的一角有一块"日积月累"的阵地,这是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积累的东西,我们每周要求积累一首古诗、两个歇后语或谚语、三句名言或对联、四个成语,学校定于每学期结束前三周进行考核,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为学生形成较深厚的文学素养提供高起点。
  (2)每周一画。加强读书圈画指导。我们发现学生精读时不会圈画、批注,出现全文圈画、胡乱圈画的现象,结合学生实际和年段水平,学校研制了《关于"读书圈画"的指导意见》,开设了各年级"圈画指导"课。每学期开学,各班级语文教师利用前两个周的语文课、阅读课,选取各年级《课外阅读》中的适当篇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画不同的重点内容。以中年级为例,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椭圆"圈画优美的词语,比如四字词语或成语,带有修饰的词语、俗语或歇后语;用"横线"画出优美的句子,比如描写景物、人物外貌、内心活动、动作、神情的句子、运用修饰方法的句子、引用的古诗词等。高年级还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批注。领悟了圈画什么、怎样圈画、怎样批注以后,学生就可以利用阅读课、课间或双休日进行开放性的自主阅读。
  (3)每周一课。常规教学中我校还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4)每周一记。我们精心设计《读书记录卡》赠送给全校学生,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书,写好一篇记录卡。学生读书不在于记住了多少,而在于读了多少,有没有读书的兴趣。记录卡减轻了学生写笔记的负担,《记录卡》设计三个栏目,把读书笔记原有的"好词佳句积累"缩小空间,增设"主要内容介绍"和"读书感悟收获"两个栏目,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从总体上思考、感悟、把握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解决了学生读书粗枝大叶、浮于表面的问题。
  三、多激励,巩固阅读成果 
  为激励学生主动阅读,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我最喜欢的读书格言、名言"有奖征集评比;课外阅读知识演讲比赛;每年年初举行"书香满校园、诗文润童年"大型经典诵读会演;丰富系列的读书活动,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知识带来的无穷的快乐,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成为习惯,书香成就人生,是我校抓好阅读教学的主课题,走进二实小校园便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切实加强各科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验读书的快乐,提高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