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
【作者】 张凤林
【机构】 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标指出,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是科学探究。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不但能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具体方法。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相对较低,部分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操作程序复杂、难度也较大,这时就需要教师来进行演示操作。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其辅助作用十分明显。演示实验如果操作规范、通俗易懂,课堂气氛将更加活跃,学生学习便会兴趣盎然,学生的被动观察就会变为主动思考。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的同时,演示实验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宏观概念及微观概念的区别,使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更容易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必须做到:充分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操作步骤规范,尽力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如果实验现象模糊不清,学生兴趣索然,课堂气氛不浓厚,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由学生自行思考,然后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布置课后实验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参加化学反应”的含义不甚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让学生理解“铁钉仅有一部分参加化学反应,具体表现为铁钉一部分表面变红”,从而为学生理解“参加化学反应”提供具体化的事实依据。
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
对于化学实验,学生一般都保持着比较高涨的积极性和充满期待的态度,对于实验操作都显得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到试验中,学生思想更为集中,更投入,实验所带来的感悟和感官感觉都会更强烈,学生理解也会更透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验证都是按照抓药式的设计或习惯性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其实这样的实验设计是一个不算完整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这样的实验设计时,只要按照教师和书本上记述的实验步骤照样做下去,就可以得出正确无误的结论,别说创新实验方法,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就连学生自己最初的操作兴趣也可能因为这样的化学实验设计而会消失的。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的探究不但不够深入,而且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很理想,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的动手机会很少,能从整体把握实验的学生特别少,这种教学方法淡化了初中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抓好良机,不但要力求突出学生活动的创新性,还要让学生自己精心设计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实验教学方法。
四、开发家庭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一些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课本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学生感到很新奇,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几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五、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化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知识点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时无法联系实际生活,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化学实验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化学无处不在,对化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个章节时,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许多学生对它都很熟悉,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与水有关的知识,然后引出“现在水污染严重,如何提取干净的水?”这个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水的净化的实验。笔者事先准备了一杯有泥沙的水,让学生思考如何获得干净的水。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纷纷答出了过滤、蒸馏等方法,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做好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使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晓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4(2).
[2]耿静 试论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12(07)
[3]张贤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不但能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具体方法。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相对较低,部分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操作程序复杂、难度也较大,这时就需要教师来进行演示操作。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其辅助作用十分明显。演示实验如果操作规范、通俗易懂,课堂气氛将更加活跃,学生学习便会兴趣盎然,学生的被动观察就会变为主动思考。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的同时,演示实验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宏观概念及微观概念的区别,使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更容易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必须做到:充分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操作步骤规范,尽力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如果实验现象模糊不清,学生兴趣索然,课堂气氛不浓厚,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由学生自行思考,然后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布置课后实验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参加化学反应”的含义不甚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让学生理解“铁钉仅有一部分参加化学反应,具体表现为铁钉一部分表面变红”,从而为学生理解“参加化学反应”提供具体化的事实依据。
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
对于化学实验,学生一般都保持着比较高涨的积极性和充满期待的态度,对于实验操作都显得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到试验中,学生思想更为集中,更投入,实验所带来的感悟和感官感觉都会更强烈,学生理解也会更透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验证都是按照抓药式的设计或习惯性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其实这样的实验设计是一个不算完整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这样的实验设计时,只要按照教师和书本上记述的实验步骤照样做下去,就可以得出正确无误的结论,别说创新实验方法,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就连学生自己最初的操作兴趣也可能因为这样的化学实验设计而会消失的。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的探究不但不够深入,而且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很理想,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的动手机会很少,能从整体把握实验的学生特别少,这种教学方法淡化了初中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抓好良机,不但要力求突出学生活动的创新性,还要让学生自己精心设计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实验教学方法。
四、开发家庭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一些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课本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学生感到很新奇,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几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五、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化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知识点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时无法联系实际生活,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化学实验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化学无处不在,对化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个章节时,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许多学生对它都很熟悉,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与水有关的知识,然后引出“现在水污染严重,如何提取干净的水?”这个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水的净化的实验。笔者事先准备了一杯有泥沙的水,让学生思考如何获得干净的水。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纷纷答出了过滤、蒸馏等方法,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做好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使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晓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4(2).
[2]耿静 试论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12(07)
[3]张贤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