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 芳

【机构】 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索
  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由于需要复习的知识点贯穿整个单元或者学段,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相对比较多,在备课时比较费时费力,而实际则收效甚微。很多教师认为实现一节高效的复习课是个难题。要想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展而复习。为此,文章做了相应的探讨。
  一、导入环节要生动有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进行数学课程复习的時候,教师仅仅只是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或者是本学期学的知识点。虽然这样的复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的复习,但是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参与性不高,调动不起来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然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效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因此对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的导入,教师就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尽量的切合知识点多的复习课程,同时要应该让学生对于复习课还是抱有足够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数学复习课引入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点,让学生被这个有趣的点吸引。一般可以用故事激趣法、游戏导入法、联系实际法、开门见山法等。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去对所要整理复习的内容进行深化的理解。例如故事激趣法,在六年级下学期进行运算率的整理复习课时,可以上课一开始,就给同学们讲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他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1+2+….99+100=?同学们都老老实实地埋头计算,只有聪明的小高斯很快就报出了答案:5050。问同学们谁知道高斯是怎么做的吗?当学生发现他运用了运算定律从而使运算简便时,就可以揭示课题,开始进入复习环节了。
  二、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归类、整理,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教给学生整理与归类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不断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在自己课前整理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多组都能够整理出知识要点。复习课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时机,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而且高度重视在复习课中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融合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三、关注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呈现的信息往往是复杂的,条件和问题往往是隐含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是客观随意的。所呈现的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复习也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复习题内容、题型不局限于传统的老面孔,要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富于变化、有创新。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开放,可以是情境图,表格式、统计图等等新颖的方式呈现。考虑到潜能生,复习题的选择力求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阶梯排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定出不同的标准。同时,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或可以有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上的一种课,也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能否上好复习课,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促进知识体系结构化,深化学生思维认知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思维难度,因此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知识点整理,逐步学会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使得数学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务必从思维发展角度去开设复习课程,优化复习教学策略,开发学生逻辑思维广度。
  五、增强应用性,有效实施自我评价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尝试和探索。在展示整理作品,分析学生的错例后,学生从中发现自身作品的优劣,进而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复习课与新授课、实践课一样重要。只要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改革,大胆实践,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总结,就能提高数学复习课的实效。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类型的复习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应根据课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上好复习课,有赖于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玉枝.基于对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4(07).
  [2].江玮.新课标下对数学讲评课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5(12).
  [3].肖姗姗.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践和思考[J].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