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情感引领 能力为重

【作者】 郑增强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校的行知广场是我最爱驻足的地方,我校校友赠送的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威然矗立在南部,周围绿树环绕,北面一面墙上刻有诸多教育先哲的浮雕和名言。每当经过那里,内心总会升腾起一股神圣的力量,它涤荡着我的心胸,引领着我的精神,使我初心不改。从教二十多年来,“做最优秀的教师,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一直是我坚守的教育梦想和追求,为此,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学生的情感引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在应付未来的挑战中,不能只考虑智力的开发,同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人们的情感与理想水平上。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行。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一直恪守的原则,也是我从事教育教学的前提基础。
  在我教学的最初几年,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引领,限制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满堂灌的好处是课堂容量大,节奏快,看似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后来,我渐渐发现,填鸭式教学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大量阅读教育心理学书籍,找到了自己教育教学的突破口—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并重。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阶段同在儿童早期和成年期一样,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个时期教育的原则是: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是学生内心乐意接受的。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比通过其他途径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因为,他得到那个成就所需要的心智准备活动,必要的思维集中,胜利后的喜悦,结合起来就一使些事实深深印在他的记忆中。如果遇到失败,他会采用主动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等进一步的探究方式,这会使得记忆更加深刻。同时,这样的学习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让他们有勇气去克服困难,有耐心去集中注意力,不惧失败,持之以恒。
  在高考中取胜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我认为备战高考不应只是在高三,在基础年级就应该聚焦高考,在授课过程中加以自然地渗透,到了高三阶段教学就会更加从容不迫,有的放矢。这就要求基础年级的教师应该对历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题有深刻的研究,准确把握出题的动向和考查的内容。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注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语言知识”,即所谓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等。高考英语试题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这就需要教师在基础年级就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采用诱导启发式教学,通过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
  以英语语法教学为例,我们在高一年级就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搭建语法知识框架。如果把英语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语法就是这个人的骨架,是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和完成英语考试各个题型的基础。高中英语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项。词法研究词、词性变化及其用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与功能。我认为对于词法的学习要分散在课本每个模块的学习中,利用导学案这一载体,让学生结合例句自己用脑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于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再进行恰当的点拨。对于一些重点高频词汇用法以及词性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造句练习并进行小组讨论展示,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促使大脑的深入思考,从而把握其实质。此外,教师应在平日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引发学生进行词汇联想,引导学生发散思考以及举一反三。这样的学习就好似一场有趣的“思维之旅”和“合作之旅”,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脑子越用越活,越学越爱学。
  对于句法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在高一年级开学初就要开始“打地基”,每周抽出一节课进行系统的学习。从简单句入手,归纳五大基本句型,并分析句子成分。然后学复合句,复合句包括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包括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接着归纳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等等。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搭建语法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的灌输,通过精选的例句让学生自己感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初步的规律,然后老师进行必要的点拨,最后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挖其实质,找其规律。学生进入了深入理解和系统思考,为下一步的精做精选习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精讲完题后教师要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引领学生反思障碍点,反思出题意图,反思有效解题策略。这样的学习看似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学习效能远远超过了简单的灌输和枯燥的题海战术。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语法学习,学生的基本语法知识框架就会牢固地搭建起来,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长难句的分析就会又快又准,也就为听、说、读、写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努力构建“情感引领,能力为重”的育人模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老师本身的正直和激情无时无刻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引领着学生努力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绘出坚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