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作者】 李鲜莉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它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既能增加学生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形成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合作形式 合理评价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理论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改善课堂内的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体现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潜能和主体地位,它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主体,辅以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以及合作性的奖励手段,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课堂氛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小组有不同的产生方式。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交际能力、性别、个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而班级小组之间基本上是相似的、均衡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进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得自信,小组的划分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1.二人小组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浅显,一般都是在两人之间进行对话,或是简单的问答练习,所以二人小组活动即Pair work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开展,操作简单易行,花时少,易控制,且反馈及时,反馈面广。在课开始的Free talk,新授中的Presentation,练习中的Practice,课结尾的Consolidation都可以进行二人小组的学习。
  2.差异组合式活动
  这种小组通常由四人组成,其中有一个优等生为A类,两个中等生为B类,一个后进生为C类。在讨论、描述图片就常用这种形式。
  比如,在教学有关Animals 的话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为了让各层次的学生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我有意将A、B、C三类学生安排在一组,A类学生负责描述 animal ,B类学生负责用一些简单的句型进行描述说明,如:You are tall.???I’m ?short. ?C类学生则负责animal整个表演过程。A、B、C三类学生合作默契,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当成小组活动的重要一员,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3.自然小组活动
  现行的班级均以小组为单位,它是开展班级内管理、学习、评比的最小单位。每一自然小组人数在10人左右,考虑到人数较多,在平时课堂上很少组织自然小组活动,但在适当的时候,发挥自然小组活动的作用也能收到颇好的学习效果。一般在前一单元或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时采用,如 “记单词竞赛活动”“我们露一手活动”“传悄悄话活动”等等,主要以竞赛的形式,调动每一自然小组的集体合作力量,扩大交流面,带动每一个成员发展,以桌子的一竖行分为一个大组,可分为A、B、C、D、E、F、G、H八个大组。
  4.自由组合小组活动
  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突破原来位置的限制,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合作的对象,能弥补教师分组过程中难考虑和满足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所以学习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在讲授完家庭成员称呼如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ma.grandpa…等词和句型Who is the …? He/She is….后,我就安排了自由组合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一起谈谈各自的照片,或临时组成一个家庭,介绍给大家,结果自由组合小组群策群力,极尽表演之能事,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一类词汇并能熟练运用句型。
  可以设计6至8人为一组,这样的分组适合于解决有难度的问题,效果较好。为了便于操作,小组名称设计如图:

 

 


  除了课堂,课外学习是课堂地延伸和发展,对英语而言,及时地复习和巩固相当重要。可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课外听说的机会少、频率低,原因是没有语言的氛围,常常遇到困难又没有能力解决,所以往往形成重课堂轻课外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学习。为此,在课外我也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分成课外学习小组,主要有以下的小组形式:
  1.帮学结对小组
  这样的小组由一学习能力强的优秀生和一学习差生组成,主要是进行课外的帮学、助学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一定的任务,由优秀生帮助暂差生共同完成,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及时反馈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
  2.住址就近小组
  学校里建立一帮一的互助学习小组能有效保障一定的课外学习时间,但如果学生在家时间得不到保证也是枉然,所以另外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自觉程度,专门组成了就近小组,要求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课外学习。主要以听说为主,大家可以一起听录音、模仿录音、朗读、对话、记单词、练习句型等,每一小组由专门负责人进行情况记录和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检查和了解情况。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星期的表格进行检查和反馈:

 

 

 

  二、建立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大量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合作教学中的讲授是经过合作设计的,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较强的启发探究价值,能为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认为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比较适合的教学形式有三种:角色表演、分组练习、调查活动。
  1.角色表演
  教材中故事部分,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熟悉本话题相关的句型,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进行角色表演。
  比如《Join in》教材学生用书3第一单元故事《 Tony ’s garden party 》, 学生学完故事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这几个人物:Tony . Mike. Emma. Rita.Tony ’s mother.M r Bryson等学生演得非常投入。
  《 Join in 》教材学生用书2第六单元故事《Emma, Jackie and Diana》,学生学完故事后,对故事情节特别感兴趣,我要求他们在组内合作表演,然后小组间比赛表演人物角色:Mum,Emma,Jackie,Diana.有的学生会表演、有的学生会对话、有的学生会配音、有的学生会制作道具,每个人在组内都发挥了作用,对角色的表演特别到位。
  2.分组练习
  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以《 Join in 》教材入门阶段《Breakfast 》一课I like… I don’t like… 为例,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引出各种食物:hamburger, sandwich, pizza,bread, milk, chicken, beef,butter,ham,cornflakes,honey…学生分为2人一组进行传球操练说词,评论哪组说得最棒。这种分组练习并评议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教师用面部表情引出句型I like....和 I don’t like ....4人一组进行讨论,用自己学过的词(食物、动物、水果)表达 I like … 和 I don’t like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醒,尽可能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学生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大脑细胞回忆学过的词,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巩固了所学旧知,又培养了学生不偏食的好习惯。
  3.Make a survey (调查活动)
  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有许多常见的调查活动。这些简单的调查,通过问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了《Join in》教材学生用书3 《 Adventure》这一单元的句型:
  I’m afraid of …..I’m not afraid of……
  Are you afraid of…..Yes , I am No, I’m not 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
  Work in groups . Talk in class .
  先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交流练习句型,再由组内同学在全班进行反馈。

 

 

 

 


  三、形成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其目的就是要不断调整小组成员的各种行为和活动的规范。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重心落在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上,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们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教师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使学生看到自己经过辛勤的努力取得的进步,看到同伴之间共同奋斗的成绩,进一步明白小组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学习进程,使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活动形式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合作互动式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评价、个人评价、小组内部评价与组间互评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教师可通过评价机制不断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要不断校正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1.教师给予小组的评价是一种支持
  教师的评价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应及时。对学生的评价我采取了口头评价、写评语评价、加量划分评价及等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单词、短语听写、随堂检测、问题跟踪及过关检测都采取等级评价方式,而对于背诵内容及课堂展示都用量化的形式呈现,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好的小组,也及时给予表扬。
  单凭老师个人的观察角度是有限的,因此,我还开展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及组间互评的评价方式。
  2.自评是一种自我肯定
  学生通过自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懂得好和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老师和同学说的;通过自评,学生有了追求成功和进步的渴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自评表:(评价等次为:好的作★,一般的作▲,差的作×)

 

 

 

 

 

 


 
  还可以进行下面的问卷调查:
  A我是否积极进行了英语课前自主预习?
  B我是否努力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C我是否积极参与了英语小组讨论?
  D我是否积极参与了小组活动成果的展示?
  E我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发言了吗?
  3.小组内部评价是相互间的一种信任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然而,在划分小组时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我不想跟他一组!他的英语太差,老是不举手!”“老师,这样分组不公平!”“他是个笨蛋,怎么教也教不会,英语说得不流利!” “老师,小组交流时他总是说废话,不会倾听!”于是我尝试设置了一些奖励形式,比如“最佳表演奖”“最有创意奖”“最有合作精神奖”“最努力活动奖”等。
  以下是合作评价表:(评价等次为:好的作★ 一般的作▲ 差的作×)

 

 

  4.组间互评是一种促进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因此,我更重视小组间的互相评价,组间评价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
  (1)组内分工是否明确  (2)小组成员是否全员参与
  (3)团队意识是否强烈  (4)合作开展是否成功 
  (5)学习热情是否高涨  (6)学习效果是否优秀
  (7)小组成员是否共同进步
  每月组织一次,要求学生以这些标准评出“英语合作创新小组” “集体智慧小组” “最佳英语展示小组” “英语共同进步小组” “配合默契小组” “英语进步最大小组” “最善积累小组” “全员互动小组” 各一个。
评价要及时、公正,并且一如既往,坚持一天一得分、一周一汇总、一月一统计。并将结果作为学期结束评选“最佳英语学习小组”和“最佳英语学习个人”的主要依据。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我发现英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乐于合作,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大大地增强。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要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里广泛地实施还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阻力,下面是我对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
  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没有个体的独立学习是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各个成员经过独立思考、学习、讨论交流后的结果,是独立学习的深化和综合。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替代个人独立学习,在开展小组英语合作前,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独立地学习、思考和落实新的语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独特的见解。因此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对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地合理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难度。
  3.小组成员角色的落实
  应该经常轮换小组角色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发言者,而成绩差的同学成了忠实的听众。
  4.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尝试和实践,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禹明《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J ]教育研究2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