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激发兴趣,快乐作文”作文教学
【作者】 张庆华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尚庄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使写作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等感受,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和合适方法表达出来,让他们快乐写作。但现实中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因而对写作感到非常困难。怎样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从而快乐地写作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是实现快乐作文关键。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向学生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水到渠成,真正实现快乐作文。下面是我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总结出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几点教学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上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快乐作文。
首先注重句子的教学,因为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老师要注重学生遣词造句的指导,让学生选用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内容更详尽,更具体,更生动。 其次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使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子的语气来表意思达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弄清不同类文章的特点,如记事要注意哪些要素要齐全,写人要注意重点写什么,说明要注意顺序和说明方法。老师还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无论从课文的预习,新课的导入学习,电教手段的使用,老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加强引导。例如:三年级学习《金色草地》一文时,老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就预设问题: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对草地有什么感情?学生预习后,经过相互交流,弄青草地变色的原因,很有趣,很可爱。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使认知再升华,大自然奥妙无穷,只要你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此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美丽、伟大和可爱,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急于观察表达愿望。为学生快乐写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二、课外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
在课外利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写作,是否有足够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首先面临的难题。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素材,才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才能使其乐意写作,敢于写作,才能写出特色鲜明的文章来。
1、利用班级文化阵地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在办黑板报,宣传栏,绘画,手抄报前,先让学生交流想法,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然后合作分工,人人参与,想画就画,想写就写,表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兴趣高涨,个性得到弘扬,创新思维得以发挥。
2、利用班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发言,大胆谈自己的想法,说真话,说事实,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快乐的写出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利用课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快乐写作。在课间活动中,指导学生仔细交流观察,交流活动的规则,注意的事项,谈活动的过程收获感受等。这样再写《课间十分钟》学生就不为难了,心情愉快完成写作了。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看电视节目中,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与读、看电视节目中,把你看到的好词,好句,好的段落,名人大事好的故事,先背出来,讲出来,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谈想法,谈启示,谈收获,谈畅想,快乐写作。
5、利用节假日和传统文化征文,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节假日里,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快乐作文的大好时机。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山河的美丽、神奇、壮观,感受一年花草树木萌发、四季更替,动物繁衍生殖,鸟儿的自由自在,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人们劳动的的艰辛,生活的幸福快乐,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提为什么,做好笔记,写好日记,激发兴趣,积累素材,以便快乐写作。征文题目如《假日见闻》《难忘的事》《难忘的人》《xxx节日的来历》等。
三、扩大阅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写到“不积跬步,无一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因此,让刚接触作文的同学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有用的写作素材。教师平时大多比较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积累确实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也能帮助其提高习作水平,千万忽别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布置作文题目时,事先布置作文要求,如描写小动物,教师在布置这次作文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他们喜欢的小动物资料。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他们会很有兴趣,而且有了切身体验才能有感想,才可以更好地表达,这一点符合现代学习方式注重体验和独立性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积累大量写作资料。首先从课文教学内容中积累优美词汇。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文本,课本中有“日积月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摘抄好词佳句”等这样形式的课后练习。在讲授小学课本中的美文和古诗词时,笔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最终能够背诵出来。仅凭教材中的课文积累写作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中积累写作素材。
四、改变批改、评价作文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1、对学生的作文老师分类抽样批改,老师从习作中找共性,具体指出优点和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批改,多批少改,给学生广阔修改天地,多肯定,少否定。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放宽要求,让孩子用各种方式评价作文,学生是写作批改的主人,给学生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快乐作文。
2、对学生的优秀作文 要大力表扬,树立学习榜样。特别是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作文要从中找优点加以鼓励,只要学生能写,能写心里话,写实事,写快乐事,就加以肯定、赏识和鼓励,给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作文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打开学生写作兴趣的大门,让学生快乐写作。
一、在课堂教学上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快乐作文。
首先注重句子的教学,因为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老师要注重学生遣词造句的指导,让学生选用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内容更详尽,更具体,更生动。 其次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使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子的语气来表意思达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弄清不同类文章的特点,如记事要注意哪些要素要齐全,写人要注意重点写什么,说明要注意顺序和说明方法。老师还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无论从课文的预习,新课的导入学习,电教手段的使用,老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加强引导。例如:三年级学习《金色草地》一文时,老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就预设问题: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对草地有什么感情?学生预习后,经过相互交流,弄青草地变色的原因,很有趣,很可爱。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使认知再升华,大自然奥妙无穷,只要你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此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美丽、伟大和可爱,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急于观察表达愿望。为学生快乐写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二、课外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
在课外利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写作,是否有足够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首先面临的难题。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素材,才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才能使其乐意写作,敢于写作,才能写出特色鲜明的文章来。
1、利用班级文化阵地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在办黑板报,宣传栏,绘画,手抄报前,先让学生交流想法,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然后合作分工,人人参与,想画就画,想写就写,表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兴趣高涨,个性得到弘扬,创新思维得以发挥。
2、利用班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作文。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发言,大胆谈自己的想法,说真话,说事实,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快乐的写出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利用课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快乐写作。在课间活动中,指导学生仔细交流观察,交流活动的规则,注意的事项,谈活动的过程收获感受等。这样再写《课间十分钟》学生就不为难了,心情愉快完成写作了。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看电视节目中,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与读、看电视节目中,把你看到的好词,好句,好的段落,名人大事好的故事,先背出来,讲出来,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谈想法,谈启示,谈收获,谈畅想,快乐写作。
5、利用节假日和传统文化征文,激发学生兴趣 快乐作文。节假日里,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快乐作文的大好时机。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山河的美丽、神奇、壮观,感受一年花草树木萌发、四季更替,动物繁衍生殖,鸟儿的自由自在,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人们劳动的的艰辛,生活的幸福快乐,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提为什么,做好笔记,写好日记,激发兴趣,积累素材,以便快乐写作。征文题目如《假日见闻》《难忘的事》《难忘的人》《xxx节日的来历》等。
三、扩大阅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写到“不积跬步,无一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因此,让刚接触作文的同学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有用的写作素材。教师平时大多比较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积累确实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也能帮助其提高习作水平,千万忽别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布置作文题目时,事先布置作文要求,如描写小动物,教师在布置这次作文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他们喜欢的小动物资料。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他们会很有兴趣,而且有了切身体验才能有感想,才可以更好地表达,这一点符合现代学习方式注重体验和独立性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积累大量写作资料。首先从课文教学内容中积累优美词汇。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文本,课本中有“日积月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摘抄好词佳句”等这样形式的课后练习。在讲授小学课本中的美文和古诗词时,笔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最终能够背诵出来。仅凭教材中的课文积累写作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中积累写作素材。
四、改变批改、评价作文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1、对学生的作文老师分类抽样批改,老师从习作中找共性,具体指出优点和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批改,多批少改,给学生广阔修改天地,多肯定,少否定。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放宽要求,让孩子用各种方式评价作文,学生是写作批改的主人,给学生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快乐作文。
2、对学生的优秀作文 要大力表扬,树立学习榜样。特别是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作文要从中找优点加以鼓励,只要学生能写,能写心里话,写实事,写快乐事,就加以肯定、赏识和鼓励,给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作文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打开学生写作兴趣的大门,让学生快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