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数学基于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 玉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方下镇鲁西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符合教学的数学内容,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把数学转换成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伴随社会的前进与技术的发展,数学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对于所有有知识的人来说,无论其从事哪种工作,均要学习数学,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另外伴随课改的持续推进与深入,数学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日益密切,数学生活化是把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作为一名初中老师,应当把深奥的数学知识体现到实际生活现象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结合在一起,使知识更贴近生活。就初中数学而言,生活化的推进,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开展让学生知道到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无聊的学科,这种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提升。人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发展,然后适应于社会生活,促使自身发展和进步,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有能力的应付生活中的相关知识问题。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好奇心。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推进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促进初中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师应重视生活化素材积累
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各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存在生活化的案例,但由于教材具备高度的统一性,无法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生活化联系,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并借助互联网工具,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初中生的年龄较小,社会化经验不足,因此教师在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以学生的角度来整合教学资源,构思数学教学环节,充分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电话资费套餐作为例题:“某电话资费套餐有如下两种,套餐A:每月月租费用为15元,来电显示费用为5元,本地通话费用为0.2元/分钟;套餐B:零月租费用与来电显示费用,本地童话费用为0.4元/分钟。如每月本地通话时长为x分钟,请比较电话资费y的大小。”通过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例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教师再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2、选择切合初中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之所以能够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而很多教师选择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由于超过了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导致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选择切合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对提高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有关键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总结初中生生活大环境的特点,如学校所在的是乡镇、县城还是城市,这样区分之后,教材上很多知识点就已经被列入次要地位,主次分明更有利于教学。其次,教师应该了解班里学生大概的生活状况,并进行有效分组,在布置作业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能够基本保障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最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时不应该局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应该通过解释说明或者视频演示、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接触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动经验,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针对教师而言,一定要准确地掌握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运用,数学教学可行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式.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是数学疑问,应用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更清晰认知数学知识以及公式证明过程.如若始终选取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探究,不但能够使学生逐渐遗忘,而且更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解析数学中的平方差或是多项式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入日常的剪紙.设平方差:(a+b)(a-b)=a2-b2;多项式的相乘:(a+b)(2a-b).在课堂教学中把正方形的纸张以及剪刀准备好,其中a=5 cm,那么b的数值就是将方形纸张的边长去掉5 cm,在两个边上注明a与b,再用笔连接a与b的分界点,剪开就能够得到边长是a与b这两个正方形,与此同时,还能够得到边长是a与b的两个长方形,正好呼应上面两个公式.学生在教师剪纸时,从而学会了推导数学多项式公式,对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生活化运用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4、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的内容与上一节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远远复杂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好两个圆,一个半径8厘米,一个半径15厘米,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圆固定,将另外一个圆由远及近按照两个圆的圆心所在直线的同一个方向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类比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讨论,归纳并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并对各种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归纳出两圆位置关系的本质特征;最后得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在“外离”、“内含”、“外切”、“内切”这几个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结合图形进行比较, 逐步完善其本质特征, 从而使概念的理解落到实处, 达到了“寓知识于活动, 化抽象为形象, 变空洞为具体”的效果, 使数学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钦.试论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6(26).
[2]张金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11).
[3]李刚.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24).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伴随社会的前进与技术的发展,数学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对于所有有知识的人来说,无论其从事哪种工作,均要学习数学,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另外伴随课改的持续推进与深入,数学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日益密切,数学生活化是把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作为一名初中老师,应当把深奥的数学知识体现到实际生活现象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结合在一起,使知识更贴近生活。就初中数学而言,生活化的推进,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开展让学生知道到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无聊的学科,这种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提升。人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发展,然后适应于社会生活,促使自身发展和进步,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有能力的应付生活中的相关知识问题。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好奇心。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推进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促进初中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师应重视生活化素材积累
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各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存在生活化的案例,但由于教材具备高度的统一性,无法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生活化联系,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并借助互联网工具,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初中生的年龄较小,社会化经验不足,因此教师在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以学生的角度来整合教学资源,构思数学教学环节,充分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电话资费套餐作为例题:“某电话资费套餐有如下两种,套餐A:每月月租费用为15元,来电显示费用为5元,本地通话费用为0.2元/分钟;套餐B:零月租费用与来电显示费用,本地童话费用为0.4元/分钟。如每月本地通话时长为x分钟,请比较电话资费y的大小。”通过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例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教师再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2、选择切合初中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之所以能够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而很多教师选择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由于超过了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导致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选择切合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对提高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有关键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总结初中生生活大环境的特点,如学校所在的是乡镇、县城还是城市,这样区分之后,教材上很多知识点就已经被列入次要地位,主次分明更有利于教学。其次,教师应该了解班里学生大概的生活状况,并进行有效分组,在布置作业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能够基本保障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最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时不应该局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应该通过解释说明或者视频演示、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接触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动经验,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针对教师而言,一定要准确地掌握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运用,数学教学可行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式.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是数学疑问,应用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更清晰认知数学知识以及公式证明过程.如若始终选取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探究,不但能够使学生逐渐遗忘,而且更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解析数学中的平方差或是多项式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入日常的剪紙.设平方差:(a+b)(a-b)=a2-b2;多项式的相乘:(a+b)(2a-b).在课堂教学中把正方形的纸张以及剪刀准备好,其中a=5 cm,那么b的数值就是将方形纸张的边长去掉5 cm,在两个边上注明a与b,再用笔连接a与b的分界点,剪开就能够得到边长是a与b这两个正方形,与此同时,还能够得到边长是a与b的两个长方形,正好呼应上面两个公式.学生在教师剪纸时,从而学会了推导数学多项式公式,对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生活化运用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4、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的内容与上一节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远远复杂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好两个圆,一个半径8厘米,一个半径15厘米,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圆固定,将另外一个圆由远及近按照两个圆的圆心所在直线的同一个方向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类比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讨论,归纳并确定两圆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并对各种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归纳出两圆位置关系的本质特征;最后得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在“外离”、“内含”、“外切”、“内切”这几个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结合图形进行比较, 逐步完善其本质特征, 从而使概念的理解落到实处, 达到了“寓知识于活动, 化抽象为形象, 变空洞为具体”的效果, 使数学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钦.试论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6(26).
[2]张金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11).
[3]李刚.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