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偏远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作者】 管 君 刘 敏 梁顺海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皇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已经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对美术教育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尤其在城市学校,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却还是重视力度不够,有许多困境需要探索与打破。
  一、偏远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因为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父母思想观念、现实经济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美术教育普遍不受重视,美术课程可有可无,学校和家长的观念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有一些学校没有专业美术老师,很多设置美术课程教育的学校大部分也形同虚设,也会被所谓的主课语、数、外课程所代替,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课程。
  1、偏远农村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在偏远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考试课程是学生要学习的主要课程,美术课程被作为兴趣课程进行教学。由于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素质教育的认同,虽然有小部分管理人员意识里清楚明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审美情感的培养以及文化修养都有促进提高作用,但素质教育不像文化课程那样有分数作为考量,容易出成绩,导致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认为美术课程可有可无。大部分管理者及教师都认为美术不重要,是可以忽略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美术课程花费时间,会耽误对主要课程的正常学习,美术课程常常被三门主课侵占,或者安排为自习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美术教育在偏远农村学校仅仅存在于课表上,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按计划要求实施。
  2、教育经费紧张,美术教育资源短缺
  现在偏远农村学校普遍生源不足,在校学生与城区学校相比较少,导致学校教育经费较低,没有足够的教育费用。虽然近年来,部分农村学校办学环境有所改善,但与城市教育还有较大差距。在农村学校很少能配齐石膏像、画架、画板等美术用具,即使有部分学校配备了部分基础美术教育用品,但大部分用于应付检查,由于是消耗品,学生也不能充分的利用。偏远农村交通闭塞,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能成为画家,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语文、数学等主课程的学习情况,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类美术活动或者购置画材等所需费用,家长并不予以支持,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慢,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美术课程所需要的各种纸张、画笔、颜料基本都无法配备到位,学生的学习工具不齐全,也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美术教育。
  3、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的配置欠缺
  偏远农村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紧缺,以及学校编制等条件的制约,常常教师配备不足,不容易招到愿意去偏远农村任教的老师,还有很多老师调往县城,流失量也较大,专业美术老师的配备尤其欠缺。大部分美术老师不能做到专业、专任,很多学校的美术老师都是由语文、数学或学校的行政人员兼任。能有个别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师,也因为学校教师资源紧缺,或是为求成绩,追考分数不得不给主课让路。因为经费的欠缺,美术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美术老师也很难有学习培训提升的机会。
  二、改变现阶段农村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1、加强对美术教育的认知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力途径,美术教育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对孩子们的审美塑造、心灵涵养、和灵魂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虽然分数论英雄的思想在学校和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但是美术教育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现阶段,人们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的磨砺,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美术教育和其他主课一样得到同等重视程度,但希望美术教育能够在农村教育中有容身之处,不要被拒之千里。没有专业的画室、石膏雕塑等美术用品,但对美的欣赏来自自然,农村天然的环境给予了孩子们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这是比起城市孩子生活在雾霾环境的优势,感受山水、河流、森林、草地的美好,是对心灵的洗涤,是天然的艺术熏陶环境。作为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带领孩子去领略家乡的美景,呼吸空气中花朵的芬芳,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生活中寻找美术教育,在生活的环境中提取适合学生使用的美术资源,从而开展美术教育。
  2、加强美术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美术教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队伍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老师的数量和质量,应当在招收专业美术老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加强农村美术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性。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争取和创造好的机会让教师参与专业提升的培训活动,增加学习形式,拓宽学习途径,让美术教师能够有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拓宽眼界、突破陈旧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实现感,才能因材施教。
  3、在美术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基础之上,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至关重要,从教师角度来看,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分析,指导小学生进行情感实践,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建立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管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还需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情感教育。
  4、因地适教,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美术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需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结合书本要求的同时走出教室,因地适教,结合本土特色,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容易实现的教学活动。就地取材,比如没有精品书画欣赏,可以带领孩子去田间地头、蓝天白云的乡间写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没有素描雕塑,可以开展泥塑手工,并烧制成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可以将树叶、标本等带入美术课堂进行创作。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开展多样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身边事物与环境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爱好与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多元化特色乡土美术教学活动。要改变农村美术教育活动,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视,为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校领导、老师及家长要对美术教育有新的认识,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将教育资源能够合理配置,提高老师的美术教育水平。同时需要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及欣赏身边美好的能力,让学生敢执画笔,用书画抒情表意。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需要有大动作的改革与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偏远农村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必将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