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的运用

【作者】 吴 江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像一块未开垦的荒地等着我们去开发,这需要我们教育者逐渐地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电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化教学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小学开展的各个学科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采取电化手段,会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得虎虎有生气,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电化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因此教师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摆在首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课件或者视频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活动。例如:在《植物知识知多少》活动中,第一课时想引出让同学们观察校园植物的主题,我首先把校园的植物开花结果时候的照片通过课件和一段小视频展示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同学们欣赏……在学生们一阵阵的惊叹声中,我知道同学们已经深深喜欢上了校园里的植物,引入《校园植物知多少》水到渠成。一段小视频和一个课件,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不用老师生拉硬拽把学生引到观察植物的课题上来。由此可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电化,增强学生能力,加强学生互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确立主题、亲历实践、成果分享三个步骤,但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实施条件,学习时间的具体安排具有灵活性,所以有些时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将上一部分的活动内容进行回顾,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此时需要教师或学习小组进行活动的录像摄制。例如:我听到的一节《对汽车知识的调查研究》活动中,同学们在亲历实践课时,同学们进行了分组调查访问,对汽车城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和提问,于是,每个小组都将整个过程都进行了录制。在这节分享课上,同学们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其中就有被采访的片段,在展示自己的视频时,同学们神采飞扬,整节课同学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通过录像视频、照相,然后通过电脑编辑、播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另外,在全班师生交流的时候,更加丰富了形式,拓展了内涵,圆满地完成了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任务。
  三、电化教育,教学“宠儿”
  在一些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对复杂、有难度的技术,不容易交代清楚,电脑软件、电视录像,可以把复杂的内容,分解成“慢镜头”似的独立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整个内容的结构、顺序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因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示范时难免有些不规范,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电化教学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例如:在某小学的一节综合实践课上,对于麦秆画的制作过程,老师把麦秸通过洗、蒸、压、剪的过程通过视频放慢动作的方式娓娓道来,把麦秆画的全过程“分解动作”,再把每个步骤中的名字标在短片中,让同学们能够详细的了解并很容易学会麦秆画的制作,有效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电化教学不仅仅是各门学科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它更是新课改的宠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并产生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了电化教学的辅助,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会更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