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

【作者】 李思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与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借助评价结果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立足《课程标准》,明确授课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展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课堂教学测评目标,要求教师把教、学、评相互整合,重视开展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融为一体。教师能及时、有效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目标水平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提供给学生“做到什么”与“做到什么程度”的图景,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解课程目标,设定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合理设计评价标准、导学提纲、校本作业及检测练习等。学生在研究一次函数时知道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但仍然有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教学中,本文就利用学案引导本班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首先标注了自主学习任务,即分析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推导并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计算、分析运算律的简化计算作用。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的自主学习任务,让其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分析例题解题思路。接确定具体的自主学习任务,让其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分析例题解题思路。接着,在学案中,本文就围绕有理数加法法则与运算律简化算法整理了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解题,由此让学生判断自己是否内化了有理数加法法则知识。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一致评巧妙设计问题,启思导学
  人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初中生要想全面内化数学知识也需要解决大量的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建模经验。对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尝试自主设计问题,丰富问题材料,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调控问题难度,由此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内化数学知识的基本内涵。
  例如在“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教学中,本文就在课堂导入阶段提问:“角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由此,初中生则可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客观分析角的结构及其组成条件。接着,本文继续提问:“如何用圆规计算角的度数?”据此,本班学生则可自主使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度数,及时记录测量数据。根据?测量结果,本文就由此提问:“角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平角、周角?”由此,学生则可进入新知探究状态,客观分析角的表示方法,即、、等。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一致评要巧于留白,优化互动
  留白教學技能是指教师要在课堂上保留一定时长的空白时段,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确定这一空白时段的具体活动。在统一教、学、评活动时,初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勤阅读、多思考、善表达,不可过度干预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应该用标注答案去约束学生的思维认知情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善用留白技巧来调控师生关系,改善教学互动模式,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自主学习经验。
  例如在“一定摸到红球吗”一课教学中,本文就准备了一个箱子,箱子里面分别放着白球、红球与黑球。在数学课上,本文就让学生从箱子中摸球,让其分析摸到红球的概率。在此过程中,本文并不会直接公布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而是让学生认真记录每一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汇总实验数据,分析从箱子中摸到红球这一事件的属性,由此引入随机事件概念,向学生解释“可能性”这一重要知识,并且能够总结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0、必然事件的概率=1。然后,通过实验数据,本班学生也可自主推测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相关问题。对此,本文并不会打断学生的推导思路,但是会在适当时机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会听课”向“会学习”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小组长,鼓励各小组设计组号、组徽,并通过采用小组积分排名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分解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层层递?进。还以学习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并说说它的图象特征和性质:(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说说这两个函数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a>0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有什么特点?(4)画图研究当a<o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5)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教师可让学生先思考后再自由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画出函数图象,说出它们的共同与不同点,以及图象的特征、性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了解题思路,交流了各自遇到的问题等,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现了自己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解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五、即时有效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指标及多样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重视其学习过程。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捕捉时机,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并通过肯定性评价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即便学困生取得的进步微小,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创新,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图象的性质,使其能够结合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少用“完成得好”“很好”“很棒”等笼统、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数学学科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性学科,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其自主思考、探究数学知识,全面归纳数学知识经验才能发挥本课程的思维提升作用。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全面优化师生互动模式,重构教学结构,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科学介入教师指导,再以适时的教学评价反思教学效益、归纳教学经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本文将从突出学生主体学习行为、科学介入教师干预、组织课堂教学评价三个主方向去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将教、学、评结合起来,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