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勾景飞

【机构】 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中心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某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纠错为例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易错题的纠错教学。通过对某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微课在易错题纠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课在易错题纠错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关键词】 微课;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易错题;纠错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已经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精炼、形式多样等特点,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本文将结合某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纠错教学实例,探讨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现状分析
  小学五年级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逐渐增多,难度也逐渐加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在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出错,形成易错题。这些易错题主要包括计算错误、概念混淆、解题方法不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纠错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三、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纠错中的应用
  (一)微课设计原则
  在微课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微课应针对易错点进行设计,重点解决学生易错的问题。通过对学生作业和测试的分析,确定易错点,并围绕这些易错点设计微课内容。
  2. 启发性原则:微课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3. 互动性原则:微课应加入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思考。
  (二)微课制作流程
  微课制作流程包括选题、脚本编写、素材准备、录制和后期编辑等环节。首先,确定微课的选题和教学目标;其次,编写微课脚本,设计教学内容和互动环节;然后,准备所需的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接着,使用录屏软件或摄像设备录制微课;最后,对录制的微课进行剪辑、配音和添加字幕等后期处理。
  (三)微课在易错题纠错中的应用实例
  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分数的加减法”为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混淆分子和分母的情况。为此,教师设计了一节微课,对这一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微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入问题:通过一道典型的易错题,引出学生的困惑和错误。
  2. 剖析错误原因:详细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包括概念混淆、方法不当等。
  3. 讲解正确方法: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还介绍了其他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4. 互动练习:设计几道与易错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线进行练习。通过即时反馈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在某小学五年级实施微课易错题纠错教学策略,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
  1. 学生对易错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后续的测试和作业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概率明显降低。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提高。微课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微课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易错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
  四、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
  1. 针对性强:微课能够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精准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2. 形式多样:微课采用多媒体形式呈现知识,可以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3. 便于传播和共享:微课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微课资源也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共享和交流。
  (二)挑战
  1. 技术支持不足: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微课制作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投入,导致微课制作难度较大。
  2. 教师能力有待提高:微课制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提高。
  3. 学生自律性不足:微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小学生的自律性相对较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和引导。
  五、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软件支持,为教师提供微课制作技术和教学设计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微课制作能力。
  (二)优化微课设计和制作流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易错点,优化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流程,确保微课内容精准、生动、有趣。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微课内容。
  六、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易错题纠错的实践应用,微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微课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支持不足、教师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学生自律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微课的应用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微课内容。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课资源,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微课资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开军.“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D].教学,2017(7):30-33.
  [2]张万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才之路,2017(2):54.
  [3] 罗海军.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学参考,2017 ( 10) : 18-19.
  本文系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校本教研课题“微课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2023HJ02.